特约记者 蒋宝栋 全媒体记者 宋博文
“我们明确了水旱田各项农事活动的时间节点,确保把作物播在‘丰产期’。”4月23日,北林区旱田已从第二积温带开始播种,标志着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正式打响。
去秋今春以来,北林区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备耕、时效备耕、标准备耕,把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作为头等任务来抓,强化措施落地,提升春耕标准,确保粮食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发展。北林区今年粮食作物面积314.8万亩,其中玉米162万亩、水稻108万亩、大豆41万亩。高食味值水稻、专用加工型玉米、高蛋白大豆分别占种植面积的95%、80%和85%;落实订单面积80万亩、定制农业面积50万亩。
稳定粮食生产“基本盘”离不开农技的有效推广。早在备耕期间,北林区已抽调农业战线专业人员,分别组建单产技术指导专线、农资市场整治专线、重点工作督导专线,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科技培训,扩大单产提升技术普及率,已培训6000余人次。成立的技术包保服务小组到基层进行实地指导,确保农户在整地、播种、田管、防灾减灾等环节能够落实高产技术模式。
“良种跟进、良田奠基、良法创新、良机赋能、良制牵动”是保障今年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目前北林区已实现良种应用率100%;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8.52万亩,占耕地面积55%;安装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数量1100台以上,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并大面积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大垄栽培、无人机统防统控、自动化农机应用、智慧农业等新技术新模式。
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是激发粮食增产的“新动能”。今年,北林区继续加强科技园区建设、深化垦地合作模式,规划建设的26处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重点试验示范水肥一体化、大垄密植、自动农机应用、智慧农业精准管理、水稻侧深施肥等10余项单产提升明显的新技术模式,3.2万亩的示范种植面积就可辐射带动耕地120万亩。以14处科技园区和2万亩耕地充分发挥农垦组织化、机械化、科技化优势,实行全程托管,垦地合作地块玉米目标单产达2300斤,大豆目标单产500斤。
下一步,北林区将抢抓农事节点,高标准、高质效推进春耕生产,落实落靠增产措施,切实打好打赢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