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 梁金池 张春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结合工作与调研结果,提出“三个聚焦”,即聚焦政策及立项支持、聚焦技术及成果创新、聚焦平台及人才建设,推动寒地水稻种源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聂守军代表建议,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开展寒地水稻种业创新攻关提供政策支持、保障。设立寒地水稻种业创新相关国家级、省级重大专项,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特别是加大对优势地方院所的支持力度,鼓励优势创新团队参与联合攻关。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机制。
在技术及成果创新方面,推进种源创新与保护,建立完善寒地水稻种质资源数据库;解析水稻重要性状遗传调控分子机制,建立优质、高产、抗逆等多性状聚合的综合育种模块,促进育种技术提档升级;选育优良水稻新品种,通过与生物育种技术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助力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助力优质稻米品牌建设;抓住“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加快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研发选育进程。
加大寒地农业科技相关平台立项支持,建设具有区域特色、体现创新优势的国家级、省部级水稻重点实验室平台或创新中心,完善科研机构的研究基础,加快推进种业创新相关基础性研究,保障科技成果的稳定产出。根据农业科技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人才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打造梯队合理、学科全面、能力过硬的农业科技战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