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绥化籍退伍老兵张海江
全媒体记者 陈 驹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这是绥化籍退伍老兵张海江终生最喜欢、最难忘的一首歌。1984年入伍、1988年退役,整整4年军旅生涯,“我是一个兵”,成为他终生骄傲和自豪的“名片”。
“服役时间虽短,却培养了我坚韧顽强的性格,造就了我大爱无私的品格。”张海江如是说。退役30多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军人的要求和品行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对城乡青年来说,都是一条展现个人才干、实现理想抱负的捷径,但也有一些有志青年,选择了弃笔从戎,毅然走上了军旅生涯。因从小对军人的崇拜和尊重,张海江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后者,决定成为一名“咱当兵的人”。
1984年底,张海江心想事成,成了沈阳军区装甲部队坦克某部的一名坦克兵。高中毕业生,在当时的部队战士中,已是凤毛麟角,在三个月新兵训练期间,张海江在文化考试、业务考核等方面就渐露头角,成为领导注重培养的对象。然而,让张海江做梦没有想到的是,新兵集训后,他却被分配担当连坦克修理兵。这对于怀有驾驶坦克、冲锋陷阵、叱咤疆场梦想的张海江来说,坦克修理兵和驾驶员无法比拟,于是他一度低迷不振。
部队是锤炼人才、催人奋进的熔炉。张海江的低迷情绪引起连队领导的关心和关注,在连长和指导员关于“一线战斗员和后勤保障员辩证关系”理论的教育下,张海江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坦克修理兵光荣艰巨的任务和使命。从此,他扎下根来、安下心来,拜老战友、老专家为师,不分昼夜潜心探讨研究坦克维修技术。
成功,总向着努力的人微笑。仅用半年时间,张海江就成为全营坦克修理业务骨干,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坦克医生”。他对日常训练、保养中的常见毛病和故障手到病除,第二年便当上了新兵“师傅”,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向新战友“传道受业解惑”。
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这是张海江的人生座右铭,并一直陪伴他从部队到地方历尽艰辛几十年。
1988年,张海江从部队退役以后,被分配到家乡绥化市桦林橡胶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工人,亲人和战友着实为他能端上“铁饭碗”而高兴。然而,大家却忽落了当时正处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互摩擦、交接的关键时期,短短几年,企业的辉煌已去,张海江和工友们手中的“铁饭碗”被打碎了,瞬间成了“无业游民”。之后,张海江加入“个体户”大军,当时经营的是纺织品摊床,同许多创业者一样,摆摊经营、南方进货、周而复始,走上一条再创业的艰难历程。
20多年艰苦卓绝的创业生涯,让张海江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了宽裕的物质生活,但过度的拼搏和劳累,也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伤害。2020年,经检查,张海江患有严重的“网球手”、梗椎病、肩周炎和血压、血糖较高等多种疾病,不得不中断买卖,四处求医。在求医问药过程中,细心的张海江还发现,与自己同病相怜的病友大多是东北人,而且大多是“冬‘恋’三九、夏‘恋’三伏”的室外经营者……
看到老乡们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模样,张海江决心变求医为“求技”,传承中医文化,探求为乡亲们解除疾病痛苦的良方妙药。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张海江背着家里的积蓄,足迹踏遍长城内外,多次来到沈阳、天津、山海关、秦皇岛等城市寻访名医求“经”问“道”。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经过多次奔波考察,张海江最后把目标锁定在沈阳“京.德易堂筋骨养护”项目上,并扎根沈阳一学就是一年。他在筋骨养护、调理、按摩等方面受到导师的认可。
2021年,张海江学成归来,便在绥化市区开办了自己的“养护馆”。开业至今,每年养护、调理、恢复健康500余人,每当看到病人来时满脸痛苦、愈后笑容颜开的表情,张海江的心情格外舒畅。今年元旦,绥化市供销大楼职工刘群来到“养护馆”求医。经了解张海江得知,刘群患有脑白质不工作、腔梗、记忆力衰退等病,虽到各大医院治疗,但不见成效,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家庭生活。当时,刘群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来到张海江的“养护馆”。让他和家人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张海江的精心养护、调理,100天后,刘群恢复健康,意气风发地走上工作岗位……
在张海江的“养护馆”,挂满来自全省各地的锦旗,每一面锦旗都记录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其中一面绣有“京德易堂筋骨丹,解除病痛创奇迹”的锦旗,就是来自牡丹江市56岁的居民高艳赠送的。高艳患有腰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等多种筋骨疾病,今年6月份慕名来到张海江的“养护馆”时,已是筋络紧缩、腰部佝偻,难以自己行走。面对这个病情严重、不能自理的异地患者,张海江视为亲人,不但精心调理了一个疗程,还照顾她吃住在“养护馆”,直至高艳恢复健康。
从一个呵护坦克“健康”的修理新兵,到一个呵护家乡人健康的退伍老兵,这就是“咱当兵的人”——张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