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特约记者 蒋宝栋 全媒体记者 廉红
10月,丰收季。
走进北林区乡村,大地披金,丰收的图景徐徐展开。
北林区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近年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各区域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产业,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驱车沿市区西南出城,前往宝山镇新胜村。村年农副产品加工厂冷库内,墙上结着厚厚的冰霜,10多位女工大棉袄、大棉裤加身,正在将速冻黏玉米打包装箱。总经理王天龙介绍, 2017年开始在本村流转土地种植黏玉米,2018年建起冷库,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白糯玉米和黄糯玉米品种供不应求,全是订单销售,主要销往上海和深圳,今年仅白糯玉米这一个品种,上海的订单就达700多万棒。
黏玉米订单,不仅给出租土地的农民带来收益,也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王天龙说,每年元旦现金交流转土地款,今年流转土地费用是每公顷2.2万元,咱这儿的地真值钱啊!公司长年用工30人,旺季加工期达240多人。年流转土地款收入最多的农户可达11万元,加上平时在公司打点零工一年还能收入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
王天龙介绍,宝山镇地处的气候、土壤和环境非常适合黏玉米种植,且品质好、口感佳。目前,该镇有黏玉米生产加工厂家4家,都是订单生产,已形成黏玉米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
一路向北,在秦家镇嘉香米业公司大门口,送粮大军有序排队,一车车香稻送进院。“我们都是年初签的回收订单,收成好,米质好,卖粮痛快一色现金,从不打白条,准成!”四方台镇欢喜岭村农民宋继忠高兴地拿出质检化验入库凭证说。今年,他与嘉香米业签订了7公顷地的订单,种植的品种是苗稻2号,这个品种已经种了近10年了。“已经交售了5公顷地的稻子,估算能比去年每公顷能多收入三四千元。”嘉香米业推广业务部总经理王新伟介绍,公司对订单农户实行保护价收购,切实保证农民利益。“明年能包到的地还要扩大规模。”宋继忠和许多种植户异口同声地说。
作为北林香米母本品种稻的“绥粳4号”,是苗氏种业的繁种回收的当家品种。业务副总经理苏强介绍,以“绥粳4号”为代表经久不衰的优质香稻繁种区域大多分布在北林区秦家、双河、四方台、五营、三河等乡镇,以及周边县(市)。繁种实行保护价回收,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今年,苗氏种业新审定通过了哈粳稻15、苗稻38这两个香稻新品种,将丰富人们的餐桌,不断满足人们求新求变更香的多口味要求。
前来交售繁种稻子的秦家镇梨树村村民单国良说,自己在5公顷稻田里进行多个品种的繁种种植,产量都很高,价也好。按保护价回收,企业让利,让农民得实惠。
玉米深加工订单不仅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而且给农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位于张维镇的绥化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大门口满载玉米的大挂车排起了长龙,农民积极踊跃售粮。“希望卖个好价钱!”跟车的张维镇一村的几位村民说。
象屿农产持续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利用“数智技术”,建立起集种肥服务、农业种植、粮食收储、物流运输、原粮供应、粮食加工及农业金融等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体系,让农业现代化插上了“数智”翅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1年底“兴兴象农”APP上线,汇集多项惠农服务,旨在有效解决农户购买农资伪劣多、金融渠道少、送粮门槛高等历史难题,象屿农产以“数字经济+平台生态”的连接方式创造业务新模式,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象屿农产推出了“象屿农业数字化仓点联盟平台”,聚焦“仓储服务”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障收购、检验、仓储环节的规范和透明,并利用标准化管理系统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
现在农户通过这个APP查看并确认粮食检测结果及结算价格后,即可通过手机发起结算申请,粮款将直接汇入农户指定银行卡号,让农户实现真正的“坐家卖粮”。
一张订单,连接起农户与生产加工企业;一种契约,一颗种收双方的“放心丸”。结合双方意愿、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的订单农业,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张订单的大效应,在北林区越来越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