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兴 多业旺
华夏董氏实业集团助推绥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时值金秋,走进绥棱县董氏集团天华农场,2万多亩耕地种植的作物已经成熟,微风吹过,稻浪滚滚,金豆飘香,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2004年,通过网上招商、公开竞标的方式,华夏董氏实业集团被绥棱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战略合作伙伴。经过19年深耕,董氏天华农场有机农业种植日趋成熟,现已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家庭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天华农场地处绥棱县寒地富硒黑钙土地带,这里水草资源丰沛,昼夜温差大,没有任何工业及人类活动污染,是生产生态有机食品的最佳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
多年来,董氏集团为保护黑土地、生产有机粮、健康中国人,矢志不渝地坚持着、努力着、奉献着。农场2万多亩耕地每年都进行有机认证,在有机种植中发挥一业带多业的龙头作用,逐渐发展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效能的农业生产示范典型。
集团把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了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上,从种到收将生物养殖贯穿其中。2005年开始,天华农场开始实行有机种植,耕地全部施用农家肥,实行人工锄草,部分地块还做到了牛马耕种、人工收割。同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专人全程跟踪监管、指导服务,做到不用一粒化肥、一滴农药、一瓶除草剂,确保了种植高标准、产品高纯度。
董氏集团驻绥棱办事处主任刘佳介绍:“通过多年经营来看,有机种植农作物产量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低。”土壤肥力增强,有机质含量提高,让原来板结的土地地力得到了增强,粮食产量非但没下降反而增产5%左右,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产出极大增强,既生产出了“放心粮”,又保护了黑土地。
在当地,原来一些养殖户、养殖场经常为畜禽粪便无处排放而苦恼,自家嫌脏,四邻有怨,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农场的有机种植让农家肥重新回归黑土地,积肥攒粪也卖钱,畜禽粪便由大家厌恶的“弃婴”变成了你争他抢的“宠儿”,拉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升温。
潘殿文是绥棱县四海店镇的农民,家里人多地少,还需要负担三个孩子上学,每年他们夫妻都到农场务工,从春种到秋收,务工时间3个月左右,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天华农场的生态有机种植是需要大量农家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地带起了一大批种植户、养殖户、粪肥运输户和劳务输出户等,被人们称为“黄金产业”。农场把土地无偿提供给承包户,只收取保证金,并高价回收有机产品,为农民提供了多元化创收门路。
近年来,绥棱县以发展绿色、特色、有机食品为重点,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产品认证26个,“两品一标”总面积110万亩,40万亩水稻、20万亩大豆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站长郑学介绍,未来全县想提高农业的总产值,肯定要向有机和绿色农业发展,因为附加值特别高,例如一斤普通的大豆去年每市斤卖到3元,有机绿色大豆可能每斤卖到几十元,3000斤有机绿色大豆创造的价值比6000斤普通大豆的产值还要高。未来我们要将这种模式向全县推广,引带农民采用这种模式,提高大豆品质,打造绥棱有机农产品品牌。
如今,天华农场及周边流域地里的田鼠、蚯蚓多了,麦田、豆地传出了久违的蝈蝈叫,稻田中飞来了大雁、灰鹤、野鸭子和鸳鸯……在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生态景象中,董氏集团助推绥棱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