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周汉杰 封 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拓展了理论视野和思维认知,强化了话语的解释功能。
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阐述“坚持理论创新”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话语是理论的载体,话语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环节。提炼标识性话语,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逻辑。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等话语内容加以整合,集中体现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基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综合考量,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伸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视野,挖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深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先秦诸子学说到宋明程朱理学,中华文明所孕育的“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民胞物与”的仁爱观、“义利有别”的道德观、“内圣外王”的修身观、“讲信修睦”的处世观等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智慧,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文化魅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和转化,从内容和形式上真正实现二者的融会贯通、内在衔接和有机融合,既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解读,又赋予马克思主义话语时代性元素。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表达,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晦涩的讲解大众化,以此完善中国化时代化话语构成元素,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中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创新,是持续发扬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的体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最大限度激发人民实践创造的热情与活力,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以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表达方式,呈现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回应人民现实需要与关切的解决方案,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其更具感染力、亲和力、凝聚力,形成“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贯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数智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演进研究”成果)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崔胜男
“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谋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十个坚持”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历史依据、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坚持源头防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一刀切”,确保能源安全;要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
深化大科学时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唐晓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在大科学时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大科学时代的显著特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大科学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大”,表现在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复杂度更高、研究活动规模更大、跨越学科更多、研究设施更复杂、结果对经济社会影响更深远等诸多方面。这类科研活动需要统筹谋划、分工协作、整体推进,形成了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等组织模式。具有多学科、多目标、多主体、多要素等特点,其复杂程度、经济成本、实施难度、协同创新的多元性等极其显著。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国家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领域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大科学时代的一大趋势是科学与技术、生产的相互作用日益密切,三者之间彼此交织、相辅相成,一体化共同发展。因此,必须打通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全链条,聚焦产业发展,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充分发挥龙江丰富科教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是实现龙江振兴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深化产教融合要做到理念融合、过程融合和机制融合,教育单位要面向企业关切、激发主体动能,把握培养过程关键环节,畅通与企业紧密联系的路径和渠道,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以学科发展、科研突破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的更新迭代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协同育人能力,实现产业需求与教育资源的同向并融,加快推动研发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推进科教融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科教融汇是世界科技强国长期坚持和遵循的核心理念,也是高等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通过强化教学与科研间的互动与联系,强化科教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科研主体的创新能力,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核心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科技强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科技强国,要将推进科教融汇的道路选择置于大科学时代的大背景、大格局中去谋划和推动,深刻把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独特功能与重大使命。大科学时代要“注重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力军作用”,将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统筹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深海潜航器研制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是海洋技术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大国重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一系列深海潜航器的研制历程即是我省推进科教融汇的典型案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数十家科研单位的千余名科研人员的集体攻关。这种带有大科学时代明显特征的科教融汇,在攻克关键技术的同时,也开展基础研究和试验应用,实现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试验应用、人才培养多位一体的协同创新。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质量的教育、科技与人才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支撑、互为前提。只有统筹推进三者的一体化发展,才能在大科学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大科学时代的人才培养尤其要根据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指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而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路径。
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提升三者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必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拓展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
吕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引。
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中包含了前人创造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包含了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智慧,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价值体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今天仍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优秀的先人智慧和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正是这些优秀基因的存在,才使中华民族保持独有的特色。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文化传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现存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不仅使中华文明保持了其独有的特性,也使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早已深深镌刻于中华儿女的基因中,流淌于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它的印记。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一重要论断启示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支撑和文明基石。
文化传承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尤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传承是在保留原有优秀基因基础上的传承,是与时俱进的传承。因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泉滋养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结合,就在于二者的彼此契合。虽然二者在文化来源上并不相同,但二者却存在着最深层价值观念上的契合,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有着高度的契合。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过程中,造就了一个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展现出巨大的活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