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霍永祥
炎炎夏日,在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园区内,一条条滴灌带如毛细血管般密布在田间地垄,为635亩翠绿如毯的玉米田根部精准“补钙壮骨”,使玉米“抽雄吐丝”茁壮成长。
“如果地下含水量低于一定湿度值,我们启动滴灌设备滴水,传感器传到机房,自动打开闸门进行放水。”8月13日,肇东市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来到玉米田里,望着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试验田”,株高达到2.8米左右、处于灌浆期长势喜人的玉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今年,鑫伯利合作社种植的地块创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该园区采取“起大垄、配方肥,选良种,防病虫、化控调、绿统防”技术模式,向土地要效益,向科技要产量。
示范园区建设以来,肇东市五里明镇与农业农村局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强化对玉米单产提升工作支持力度,在产前、产中等关键生产环节,开展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服务,引导合作社合理安排生产,确保玉米单产提升开好局、起好步。并通过“专家+合作社+农技”指导模式,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八一农垦大学等专家开展增产技术指导、进行试验示范,全力推动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同时,发挥合作社土地流转集中、机械先进、科学种植意愿强的优势条件,进行密植种植,进一步提升玉米生产潜能。“我们目标亩产达到1200公斤左右,目标亩均增产150公斤以上,亩均减少化肥用量3至5公斤,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单玉恒说。
在五里明镇东升村合作社创建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种植地块,地头有一间宽敞明亮的“阳光房”,几名新农人往来穿梭。“这套从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投入应用,可以通过田间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控制滴灌设备,实现精准给肥给水。”单玉恒介绍,相比传统施肥方式,数字化施肥机的精准调控不仅可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比,更加环保、节水、省肥、增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产量。
为了攻单产提品质,该合作社今年选种了抗倒伏能力强的种子,采用110厘米大垄双行高密度种植模式,每亩保苗达到5500株以上,比传统小垄种植多1700株。除了种植标准高,田间管理也不含糊。合作社安装了田间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控制滴灌设备,实现精准给肥给水的同时,还用无人机植保作业,良种、良法、良技的综合运用,让合作社对增产增收的底气更足了,由“汗水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