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林东科:退役不褪色 争当志愿服务排头兵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8-17 字体:

  文/摄  全媒体记者  毛瀚英

  他是一名复员军人,军旅12年间,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积极参与部队举行的各种扶贫助弱活动并慷慨解囊。

  退伍后,他在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加入明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协会,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1880小时,参与550项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军人风采,再塑新时代志愿者的新形象。

  他就是明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林东科。2010年参军期间获师级嘉奖2次,2022年9月被授予第二届绥化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23年8月获第二季度龙江好人荣誉称号。

抗击疫情当先锋

  在部队服役期间家乡打起疫情阻击战,林东科虽不能亲临一线参战,但还是积极捐款1万余元与百余只白条大鹅。2021年4月,当明水县明新街道东风社区的干部们正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时,一个身着便装的青年正步而入,“我叫林东科,辖区居民,昨天转业,今天来社区报到。”标准的站姿,规范的军礼,大家终于看到那个为社区捐款捐物军人。

  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林东科负责明水县宝泉华府小区居民的核酸检测和物资发放。每天他身着白色防护服,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一天工作结束口干脚累。“这里对我而言也是战场,我要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林东科坚定地说。

  2021年12月的一天晚上,住在小区高层的65岁的李大爷突然心脏病复发,并及时打了120,但由于晚上突然停电,儿女不在身边,无法下楼,求助的电话打到社区。林东科义无反顾地把患者从16层背下来,背上120车,到医院后又背到急诊室,帮助医生推车做各种相关检查。

  “老爷子,你这儿子真好啊,忙前忙后的没有一丝怨言。”“人家孩子是志愿者!”老人一句话让医护人员对他刮目相看。

  2022年3月,林东科在小区排查时,一位大娘着急地跟他说钥匙落屋了,屋内还有3岁的外孙。疫情期间开锁的小店按规定暂停营业,林东升二话没说,进入4楼住户家中,从邻居家窗户爬入大娘家的屋里,顺利地拿到了钥匙。

  提起林东科,社区的网格长和辖区老百姓都会竖起拇指夸赞“他十分热心,不怕麻烦不怕累,时刻关心社区大小事儿,真的是我们的好助手!”社区的网格长们高兴地说。

  “复员后你分配到社区工作了?”一些朋友问他。

  “我就是不拿工资的编外人员,工作还未分配。”林东科回答。

  没有豪言壮语,用无言的爱感动着河山,没有薪金报酬,且低调缄默,把无私奉献变成躬身实践。

志愿服务显担当

  部队服役期间,林东科结识了明水县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杜洪江。在杜洪江的带领下,2019年林东科加入明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协会,2022年当选志愿协会副会长。在加入志愿协会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550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1880小时。

  2021年,林东科在工作期间发现,兴仁学校有一些生活条件不好的学生。他便第一时间积极号召志愿者们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生活用品。几天后,当崭新的学习生活用品送到学生们手上时,孩子们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捐赠的是物品,孕育的是希望,学生们对志愿者们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在感动之余,更学会了感恩,表示一定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爱心成果,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各界的厚爱。

  2022年4月初,林东科在工作中了解到,明水五中六年级有一名残疾学生叫王楠(化名),6岁时因意外造成胸部以下高位瘫痪。6年来每天都是妈妈扛着她上学、放学。虽然家庭困难,但孩子自立自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了解情况后,他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领导商定,准备建立爱心基金,用此款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们。林东科率先捐款400元,在他的带动下,志愿者们纷纷献出爱心,助力贫困学子们成长成才。

  林东科不但自己做志愿服务,他还带动家乡许多有志青年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明水县志愿者协会在林东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获得群众的点赞和好评。

  一颗始于善良坚持不变的初心,一个不图名利甘于奉献的古道热肠,一份永怀感恩几十年不变的情怀。林东科在付出中体会着收获和快乐,在奉献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是“戎”光闪耀。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