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20日讯 ( 全媒体记者 李海军 ) 6月13日,绥化籍作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于博作品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凤凰山脚下的山河屯林业局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黑龙江文学院主办,《岁月》杂志承办。
于博,近年崛起的小小说作家。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系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于博从2017年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广西文学》《安徽文学》《山西文学》等报刊发表大量小说、散文作品,有作品被《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多家选刊转载,多次获得全国各级征文奖励,有小小说集《寻找蓝色的眼睛》、中短篇小说集《窦城往事》行世。于博的小小说写作尤其得到了业内关注,《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两刊总编秦俑评价于博的作品是“人物和故事并重”,是“近年来小小说创作领域出现的一匹黑马”。
《辽河》主编王爱民、《岁月》副主编王政阳、《连云港文学》编委相裕亭、《安徽文学》责任编辑张琳、《广西文学》责任编辑李彬彬、《青岛文学》责任编辑章芳、《红豆》责任编辑张凯出席了研讨会。
作家编辑们对于博的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张琳说,于博的小说构思精巧,故事耐读,几乎每一篇都具有东北元素,特别是抒写他的精神源流地望奎县的“奎县记忆”系列,将自己的笔触探进“奎县”这一他心目中东北大地上的精神之域,这是于博根植家乡、摹写家乡,以手中之笔歌咏家乡、赞美家乡的赤子情怀的真情流露。相裕亭说,于博的抗联小说尤有特色,其文字闪烁出东北抗联的英雄本色。他的小说叙述得体,言语质朴有趣。善于在生活中捕捉细节,从细节中提炼小说的精华,从而让细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并将故事写得生动传奇。王爱民说,于博创作时间相对较短,但厚积薄发,收获颇丰。他始终把目光聚焦于东北抗联,写出了大量的反映东北抗联题材的小小说,可以说,英雄情结已经融化在他的血液里,希望他坚持写下去,红色题材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历久弥新。李彬彬说,《广西文学》从去年开始刊发于博小小说,我认为于博的小小说故事性强,语言接地气,而且我也关注了他的其他作品,不仅仅限于小小说,可以看出于博生活底蕴丰富,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题材,还是侦破推理,都写得很精彩。王政阳说,和于博接触的时间比较早,我们刊物最早发表他的作品是短篇小说《对枪》,后来我约了他的小小说,我觉得他的文笔非常好,故事性强,而且作品中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一点难能可贵。我知道于博一路走来,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他的笔下没有怨言和戾气,这和他的为人与性格有关系。张凯说,我认识于博时间不长,但他的小小说我看过,觉得很好。根据他目前创作的势头和质量,我相信于博会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红豆》杂志近期也会推出于博的作品。章芳说,《青岛文学》今年第一期刊发了于博的短篇小说《回不回家过年》,作为责任编辑,我看好他的题材和语言,很有结构意识。这篇作品体现出了剧本的形式,这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是希望于博在今后的创作中把握好剧本和小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里我也向于博正式约稿,方便的时候给我们杂志写一两篇小小说。感谢支持。
于博在发言中谈了他的写作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个人对小小说这种文本的理解,表示今后要继续写好小小说,也会尝试其他体裁作品的创作。最后,于博感谢诸位编辑老师的精彩点评,他将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深入生活,写出好作品,为时代立言,为生活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