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追寻文脉遗产内涵需花费气力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5-24 字体:

——《文脉彰显时代内涵》创作谈

白雪松
 

  2021年我从绥化市文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也就摆脱了繁忙的日常工作,本是从此变得清闲。我却感到像奔驰的列车突然煞车一样,感到有些茫然和惆怅,一时觉得无所适从,手足无措。自己刚满60岁,尚且思维还算敏捷,身体也很壮实,难道从此就混吃等死,虚度年华。那不是我的性格,党组织把我培养成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积累了一些写作功力,主编《大平原》《绥化文艺界》《塞北诗声》三本杂志。退休以后,如何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一时举棋不定。

  巧逢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重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文化遗产。我联想到绥化地区文化底蕴最为深厚,自然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方,一县一品的特色文化战略的推行,各市县从本地资源出发,大力传承各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展现出崭新的时代元素和文化情结,厚植乡土文化底蕴,塑造文化魅力品牌,从而创造出十大特色文化,分别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之乡,成为全国特色文化品牌最多的地区;同时绥化地区人杰地灵,自然生态优美,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多个区域的风景,被评为全国风景区,成为最值得看的地方,其中被评为全国风景区的就有12个。这里真是多元文化的富矿区,创作素材的源泉地。用心处,皆是山水文章;放眼处,皆是诗情画意。

  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萌发了创作传承文化遗产丛书的想法。绥化市委,以及宣传文化部门满腔热情地支持我这一动议,还称赞我说,这是办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久远的大好事,一再鼓励我说:“你是土生土长的作家,要充分发挥身处一线的优势,创作出一部贴近土地、具有烟火气泥土味的优秀作品,奉献给故乡的父老乡亲,也为建设文化强市助力,祝愿你早日创作出系列作品,为故乡献上一份厚礼。”

  但一进入创作,我猛然发现,许多大事件、大变革、大结局都隐藏在历史缝隙中某一个细节,正是由这些细节连缀而成,这包括那些特色文化、独特风景也是如此。要读懂今天的文化,就需要返回到历史的现场,读懂昨天的遗产文化。文化遗产只所以能够流传不在于它的外壳,而在于它的内核,也就是文遗的底蕴和内涵,正是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文化遗产的全过程。要传承好书写好文化遗产,必须深挖到文化遗产的底蕴和内涵。

  但是追寻到文化遗产的内涵也并非易事,这是十分艰难的事情,其因有三。其一,文化的内核被外壳、果肉和汁液包裹着,不易发现。这话是著名作家费莱说的,他说,这个核只有一个,关键是外壳包裹着什么样的果肉和汁液,这得静静地剥离,细细地去壳。因为这个核是隐藏的、潜在的,是不易发现的。我们要传承文化遗产,又必须找到这个内核,一个时代的气象繁荣,一个时代的文脉蓬勃,正是由时代精神内涵延续的;其二,这种内涵是抽象的,不是形象的;是变形的,不是具体的,往往被人们视而不见,用而不存,过而不留,人们要挖掘到内涵就要重显现场,追寻到枝尾末节,把那些枯萎数年的花朵重新放回历史的清水,让其复源绽放,这也是艰难的事情;其三,内涵是枯燥的单调的,不太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时间一久就容易被人们淡忘,重新唤醒激活,也并非易事,要激活非遗内涵,需要调动人们的雅致和兴趣,重新回归非遗,才能传承非遗。

  书写好绥化地区的非遗文化确实很难,但是故乡滋养、熏陶和培育了我,对它我有着挚爱和眷恋,故乡既给予我创作源泉,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创作好故乡的非遗,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应当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创作个性,将绥化大地的人脉、风情汇聚笔端,把干净纯粹故土情结融入文字,写出灵魂的颤动和生命的触痛,还原生态气质和创作品格,以敬畏之心和悲悯之情赋予鲜活的灵性。尽管这一创作很艰难,我也要坚守一线,耐住寂寞,努力跋涉,以攀登者的姿态,创作出这部著作。

  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内涵是这部作品的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摸透吃准文化遗产的内涵,我聚集责任,知难而进,以时刻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锐意进取,善作善战,不把内涵打捞出来不罢休,并坚持发扬“三子”精神。

  发扬“石子”精神。石子放到水里就一沉到底,从不飘浮水面。追录遗产内涵应当发扬这种一竿午子插到底的精神。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许多人说不清,道不明,我曾开过座谈会,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看法,但是收效不大,后来我改变调查办法,深入到田间地头,坐到热炕灶口,同群众一起唠家常,话农事,大家无拘无束,侃侃而谈。同群众坐一条板凳,身挨着身,也就心贴着心,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掏心窝里的话。这让我感受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因为群众讲得都是真心话,大实话,也就真正触摸到真情实感,他们说出的内涵,都带着原滋原味。从此我坚持一沉到底,不仅“跑村”,而且“泡村”“蹲村”,不捞出干货不罢休。

  再就是发扬“钉子”精神。深入调查只是谋事之基,但要成事还要研究,发扬钉子钻进去的精神,才是成事之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既是调查,更要研究,真正把情况摸准,把问题吃透。因此,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注重从群众的眼神、口气中捕捉内心情感的倾向。我在书写柳河风景区时,对这里的内涵一直吃摸不准,而对学员开山凿石、拦河筑坝的奋斗精神却讲得津津乐道,眉色飞舞。这使我清晰地感受到学员们在奋斗中锤炼了意志,在拼搏中磨炼了品格。这种奋斗精神才是柳河风景区独特的内涵。弘扬这种精神,不仅反映了风景区的内涵,也彰显了风景区的民心。

  还有发扬“镜子”精神。这种镜子主要是放大镜和显微镜,文化遗产的内涵,往往是遮蔽的隐藏的,而且是微小的稀落,容易被人忽略,发现它,捕捉它,需要有显微镜,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其魅力和生机;又要有放大镜,从一鳞半瓜中预见其价值与潜能,加大扩展内涵辐射。

  文化非遗既然是隐伏的,只有体现到一定的文体中,才能让读者可视、可感,从而引发认识共鸣,产生心灵共触,真正发挥传承作用,为此我紧紧抓住三种文体揭示遗产的内涵。

  融合到细节中展示内涵的真切。现实生活是多彩的,也必然由细节构成和体现,只有把细节纳入作品中,才能把远离的文化遗产内涵变得形象具体,摸得着、看得见,营造出扑面而来的生活场景,更好地接近地气。我在文本中大多书写的是文化遗产,对其蕴含的内涵,我没有空洞论述,总是通过细节揭示,几乎每章每节都有细节描写,力求把内涵变得活蹦乱跳,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嫁接到故事中彰显内涵情感。故事对于传播先进文化具有凝聚力、亲和力,也就产生了吸引力,要宣传继承好文化遗产的内涵,故事成为必备的载体。因此在彰显文化遗产内涵时,我非常注重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按照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盼望新要求,编写“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的故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恒常动人与抚慰人心的力量,从而带给思想上的启迪与情感上的触动,自觉接受践行文化遗产。我编写每个故事时,总是多层思考生活多彩与生命原色,力求写出温暖的记忆,在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中之间,进行文化寻根与追问,用朴实无华而又灵动优美的文字,讲述古老故事,勾勒生活气息,追寻发展脚步,把文化遗产内涵和底蕴隐藏在文本深处,有着深深的依托和绵绵的眷恋,让读者看到的是明媚的阳光,听到的是悠扬的古曲,也就有了回味无穷的感受。

  巧借古籍论述扩展内涵外延。文化遗产总体上讲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有着泥土的芬芳,乡土的味道,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和血脉,历代文人贤士都有记载和书写,甚至有《诗经》《尚书》等古典文籍,形成了古典文化的忠实记录,也深刻揭示了古老文化的生动面貌;既深究了文化遗产的源头,也展望了文化遗产的前途。本书引用一些古文,目的就在于破译,文化遗产的演义进程,力求通俗易懂,简洁朴实。并且较多地引用了经典故事、美丽传说、民间传闻,行文尽力做到独具土腥味,烟火气,非常注重接地气,真正成为庄稼院热炕头的百姓读物。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绥化市作协主席,《大平原》杂志主编)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