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文明树新风 美德驻万家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5-23 字体:

  写在前面的话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教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我市涌现出许多“最美家庭”,他们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愿我们积极践行“最美”,渗透于日常点滴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推好家风辐射传播,让美德在万千家庭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在寒地黑土蔚然成风。
 

  张春杰家庭:用勤劳双手托起致富梦

文/摄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在兰西县兰西镇林盛村,张春杰和丈夫王海峰是出了名的能人。他们齐心协力,靠着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她家今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张春杰一家原本是兰西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2009年,小叔子因病去世,留下9岁的侄女和12万元债务。夫妻俩看着瘦小的侄女、无助的老人,虽然自己家生活也很困难,但商量后还是决定把侄女接到家中抚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面对困境,公婆一筹莫展,经常偷偷抹眼泪。张春杰安慰道:“怕啥,有我俩呢,只要能吃苦、肯努力,咱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2016年,借助精准扶贫政策,张春杰夫妻俩铆足干劲,起早贪黑学习养殖技术养殖“山谷鸡”,有时累得来不及吃饭就睡着了。历尽艰辛,产品终于受到市场欢迎,夫妻俩再接再厉,成立“兰西十八湾峰杰畜禽养殖场”,注册品牌,当年就收入近10万元,还清了全部外债,成为乡里脱贫致富的“排头兵”。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张春杰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他们清楚,想要摘掉“穷帽子”、不过“穷日子”,不能只靠国家的政策扶持,更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

  2019年,在县妇联政策帮扶下,一家人齐上阵,把在山崴子里的老屋改建成具有特色造型的根艺园和农耕器具博览园,吸引很多外地慕名前来的游客,被大家称为“养心谷”,带动了山谷鸡、野菜餐饮、果园采摘等特色产业销售量。

  2022年,张春杰又看准了兰西豆包销售量大、品种稀少的商机,和丈夫开起“山谷人家苏叶豆包坊”,邀请本村村民30人一起加入。他们在快手平台直播宣传特色食品大黄米山苏叶做成的豆包,短短2个月就销售2000余箱。眼看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夫妻俩又开始学习养殖绿色天然无公害品质的东北民猪,还将所有养殖和创业技能无偿传授给有意创业的村民。村妇女主任刘淑清说:“夫妻俩为贫困户脱贫带了个好头,不仅传递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等不靠,也实实在在带动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张春杰夫妻结婚几十年,不仅事业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上也同样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在实际行动中传承着孝老爱亲、勇挑重担、勤劳致富的家庭美德。他们几十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尽己所能关心照顾老人,而老人也特别心疼忙里忙外的夫妻俩,总是想着帮他们一把。在夫妻俩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对爷爷奶奶也很孝顺,侄女从小就被张春杰当亲生女儿看待,出嫁后仍时常回来看望大爷大娘,小女儿学习成绩优秀,也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如今,一家人忙碌着、充实着、快乐着……谈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张春杰说:“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辛勤付出,让今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也希望把经验传授给每一个有致富愿望的村民,父老乡亲们一起努力,勤劳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王立丽家庭:科学教子树立良好家风

文/摄  全媒体记者  孙一博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省妇联揭晓了2023年度135户最美家庭,肇东市王立丽、高耸家庭获此殊荣,这是对他们严于律己、树立榜样、引导孩子成长、涵养高尚家风的最高礼赞。

  王立丽是肇东市人民小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教师。工作中她爱岗敬业,工作勤恳,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同事学习的榜样。王立丽的爱人高耸在肇东市委组织部工作,二人于1999年结婚,在女儿高子杭出生后,一家三口的生活愈加幸福美满。

  王立丽夫妻二人都是富有进取心和温情的人,学习和工作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把孩子的教育当成家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立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找准学习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一个个小目标,通过逐个击破实现小目标,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勇气和动力,让学生不断成长。高子杭在妈妈敬业精神的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起了独立、坚强、认真的性格,并且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在高子杭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亲的高耸同样从未缺位。高耸是单位的骨干,他会在做好工作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在每一个寒暑假期都会带着孩子走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拓宽孩子的视野,在游玩间寓教于乐,通过细节的点滴培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他经常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舞蹈兴趣小组等集体活动,让她多和同学相处、交流,让孩子拥有阳关开朗向上的性格。将陪伴作为一名父亲能够给与女儿性格塑造上最大礼物。在道德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高耸一直教育孩子做一个遵纪守法、阳光奋进、孝敬老人、尊敬师长、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帮助女儿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父母的悉心教导和关爱让高子杭在幸福和谐的家庭中不断成长。她本硕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正在读研一。据同学老师介绍,高子杭的专业课成绩良好,热爱唱歌和运动,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她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比赛和活动,曾担任学院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并策划校园迎新、学子论坛、主题团日等活动。高子杭还经常走出校园历练自己,在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在家乡疫情防控活动中担任志愿者。2017年,她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级中学三好学生,研究生第一学年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学金,并被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

  王立丽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弘扬家庭美德、传承良好家风树立榜样,做好文明新风的风向标。
 

  赵俊芝家庭:种粮兴粮富一方

  文/摄  全媒体记者  廉 红

  赵俊芝是庆安县宝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丈夫马铁峰为合作社的生产经理,女儿马思睿大学毕业后返乡助农,也加入合作社承担起销售职责。赵俊芝被《商业观察》杂志社评为“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人物” “龙江最美巾帼种粮人”。今年,她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2004年,粮库改制,下岗后的赵俊芝看到家乡种植水稻的天然优势,她想让水稻更“香”起来,就依据当时政府扶持下岗再就业的政策,带领下岗职工成立一个小型水稻加工厂。但农户水稻种的杂,质量不一,传统销售模式影响了销量,于是赵俊芝就带动农户成立合作社,带大家种统一品种的水稻,并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我们就信着你了!”带着一份满满的信任,农户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她根据农户需求,探索粮食储存方式,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农民智慧种田。丈夫看到她没日没夜地操劳,义无反顾地放下手头工作,帮她分担、经营,和她一起奋斗。合作社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不仅保证了大米的追本溯源,更收获了丰富的附加值。如今,从最开始的5户500亩土地,已经成为扶持主导产业水稻种植1万余亩,吸收社员266户,年产值近2000万元,远近闻名的国家级合作社。

  合作社让生活困难的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村里一位农户因车祸失去了手臂而没法种地,赵俊芝就雇他到米厂做仓库保管,给予他和其他人一样的待遇与尊重,村民都竖大拇指夸赞她是个干实事的好人。村民刘玉琴说:“这么多年,赵老板一直都把乡里乡亲当自家人对待,领着大家一起种地赚钱,我愿意跟着她一起干。”

  马思睿被母亲对家乡的土地和家乡人深深的爱所感动,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白领工作返乡,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辅助妈妈,为合作社的农户们开辟粮食新销路。

  又是一年插秧时,赵俊芝带领农户们把稻秧移栽到水田里,望着绿油油、充满希望的稻田。她说:“我们全家人将在种粮兴粮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种好‘中国粮食’、充实‘中国饭碗’,为农业发展、种粮兴粮、带动农民致富不遗余力,贡献力量。”
 

吕娟家庭:用付出书写小家大爱

文/摄 全媒体记者 毛瀚英

  吕娟是北林区宏达农资经销处个体经营者、绥化市安康应急救援服务队法人兼队长。丈夫吴琼是北林区宏达农资经销处经理、志愿者。多年来,夫妻俩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奉献爱心,互相支持理解,共同维护着家庭幸福。

  丈夫2008年加入志愿服务队,婆婆2017年加入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吕娟受其志愿服务精神感染,以婆婆、丈夫为榜样,也加入服务队。截至目前,安康救援队在中国志愿服务网注册登记326人,共开展30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累计服务时长31665小时。

  “我们的队伍名字虽然叫应急救援,但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不仅仅是道路、水域救援,助老助残助学、寻人寻物、社区服务、公益宣传等等我们都积极参与。”吕娟说。

  2021年11月,吕娟组建应急救援服务队,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带领800名志愿者、80台志愿车,长年开展道路救援、抗击疫情、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仅2022年走访慰问贫困家庭50多户,向特殊学校学生捐赠价值1.1万元学习用品。夫妻俩还慰问抗美援朝老军人们,送去慰问品。70岁的刘万学老人感动地说:“谢谢娟子经常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带来关心和温暖!”吕娟说:“正因为有老前辈们无私奉献,才会有现在美好生活,替幸福生活的孩子感谢您们,我们也会弘扬、传承奉献精神,自觉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竭诚奉献。”街坊邻居都知道夫妻俩是“热心肠”,有事就会找他们。68岁的邻居张大爷,深夜突发脑梗,子女在外地,手足无措的张大娘敲开吕娟家门,夫妻俩一同将张大爷送到医院,争取到了最佳治疗时间。

  在吕娟夫妻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从小学会善良和感恩,也成为志愿者。三代人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共同践行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俩立足志愿服务岗位,投身抗疫一线,参与卡口防疫执勤、配送物资、接送透析患者等抗疫工作。连续执勤30天没回家的吕娟,忙得吃不上饭,丈夫有时间都会给送去热乎的饭菜。吕娟带领志愿者团队在抗疫一线服务人群近万人次,受到广泛赞誉。

  今年,吕娟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吕娟表示全家人以实际行动厚植家国情怀,坚守在志愿道路上奉献与传递着爱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王志玲家庭:用美德善行传播爱

文/摄  全媒体记者  许宏伟

  在安达市任民镇永生村,有这样一个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王志玲智慧善良,丈夫王建革勤劳体贴,儿子王崇孝顺上进。夫妻俩在33年的婚姻生活中,相敬如宾,互敬互让,营造着温馨包容的家风。他们对儿子言传身教,教导儿子成长成才,在简单和平凡中诠释着爱与幸福。今年,她家被评为全省“最美家庭”。

  王志玲是任民镇永生村妇联主席,也是永生村“美丽乡村”秧歌队广场舞队队长,每年农闲时节,王志玲都会组织村里广大女性通过扭秧歌和广场舞的方式锻炼身体,舒缓身心,丰富文娱生活。王志玲是妇女的好姐妹、群众的贴心人。她得知本村村民姜某某与丈夫因感情问题想离婚时,多次上门为夫妻二人做情绪疏导,帮助他们打开心结,鼓励夫妻俩学习婚姻情感课,家教公益课,让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重新洋溢温馨与关爱,如今,这一家人生活和睦幸福。

  2017年8月,连日暴雨导致积水倒灌进王志玲家里,一面墙壁倒塌,全家站在半米深的积水里吃饭,也没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王志玲和丈夫儿子一起搬砖运土,抬沙子拌水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家是温暖的港湾,给予王志玲力量与勇气。王志玲说,正是丈夫和家里人的理解与帮助,让她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王建革在妻子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默默付出着。王志玲工作忙时,回到家中饭桌上肯定是热乎的饭菜。疫情防控时,王建革勇担家庭重担,让妻子安心在一线工作。他说,不怕吃苦受累,希望尽己所能,让妻子儿子过得更好。话语不多,王建革却总是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

  王志玲夫妻俩都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儿子王崇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孩子有学习天赋,老师所讲的知识一点即通,从小学至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王志玲夫妻俩始终扮演着人生导师的角色,教育儿子要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独立自主、热爱生活、工作认真,用他们的人生阅历为儿子提供工作和生活建议,让他的每一段路走得坚定踏实。儿子王崇在夫妻俩的谆谆教导下,如今已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辽宁大学法学院讲师,2022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看到孩子逐渐成长成才,夫妻俩觉得付出的所有汗水和苦累都是值得的。

  王志玲一家人的日子,平平淡淡却饱含深情,简简单单却充满温暖,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用美德善行传播爱、传递美,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