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特约记者 蒋宝栋 全媒体记者 陈骁
“五一”假期,天气回暖,伴随着喧天的锣鼓齐鸣、唢呐高奏,绥化满族黄家大院秧歌队“扭”了起来。
“群歌竟作,弥日不绝”。只见领队的“煞公”,身穿红战袍,外套黄马褂,头戴红缨帽,斜挎腰刀,一身满族官员打扮。在“煞公”身后,紧紧跟随着八位身着“旗标”的秧歌队员,象征着“满族八旗”。随后便是用鲜艳的绸缎被面当裙子,头戴用彩纸扎成的“山花”,左手舞彩带,右手舞彩扇的女角儿,以及斜披彩带,腰缠腰铃,手持两根金钱棍的男角儿,他们以矫健、热烈、豪放的表演形式展现着满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提起满族大秧歌,年近80岁的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第四代传承人黄海涛就乐得合不拢嘴。“一天不扭大秧歌,就感觉浑身不得劲。寒冬腊月,也得扭上一段,冒上一身汗才舒服,也能更好地展现满族人的豪迈热情。”
满族秧歌大致形成于康熙年间,距今400多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创建八旗时,凯旋之后、丰收之余率队即兴表演舞蹈,便是满族秧歌的雏形。初起的满族秧歌多为表现喜庆、狩猎、渔猎等内容,努尔哈赤起兵后,逐渐融入了征战内容,整个秧歌舞队摆出练兵习武、驰骋征战的阵势,是满族先人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的活化石。
据黄海涛介绍,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传承于满族秧歌,经过不断改良发展,逐渐形成以舞蹈、歌唱、戏剧三者合一,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地秧歌”“寸子秧歌”“高跷秧歌”等。在表演中崇尚礼仪,具有浓厚的历史特色和神秘的宗教色彩,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形象的展现了满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场景。同时,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于2006年正式被列入黑龙江省级寒地黑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满族秧歌的文化价值内涵。
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是绥化本土最具有典型传统满族特色的一支秧歌队,经过四代传承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创办人为黄学清,绥化市绥胜乡正白旗满族乡三屯人,满族。后由其儿子儿媳黄立臣和马英环继承,再传承到黄立臣长子黄启德,现在由第四代传承人黄海涛传承和发展。在一百多年间经四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克服重重困难传承至今,其文艺形式颇受老百姓喜爱,素有“节日无敲锣打鼓喇叭声就不热闹、不喜庆,不算过年”的说法。
“满族大秧歌扭起来就是得劲,一扭就停不下来。”王霞是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的队员,退休后的她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总觉得差点啥,偶然看到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演出,便被其矫健、粗犷、热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点所吸引,也加入到了秧歌队。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她都要跟着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队四处演出。只见队伍中的的她,披红持绿,手舞彩带和彩扇,脚步灵活,舞姿优美在喜庆的锣鼓声中,伴着欢快的喇叭,尽情地扭,撒欢儿地跳,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喜悦通过秧歌传递给人们。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种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加上典型的人物造型,让人既强健了体魄,又愉悦了身心,传承人黄海涛也在原来秧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运动项目,使其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焕发了新的活力。
如今,绥化满族八旗黄家大院秧歌已发展两支队伍近300人,秧歌队经常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知名度越来越高,并多次代表北林区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健身活动,累计获得各类奖项十余项,全面展现了满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为了让满族秧歌文化与生活走得更近,让党的好政策更深入民心,从2007开始,黄海涛开始用DV记录下了每次汇演的过程,并自己做词,用秧歌舞节奏当曲,用自己拍到的绥化发展变化视频做片头,随后配以秧歌队的表演场景,做成微电影,全面反映了绥化的发展变化。截至目前,黄海涛已经完成了《中国绥化我的家》《奥运绥化》《唱绥化》等十余部微电影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