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质量强国视阈下的质量强省建设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2-28 字体:

编者按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这是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掀开了新时代质量强国建设的新篇章,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四位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阐释质量强国视阈下着力建设质量强省的方向和路径。

  本报予以转发。


推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

夏海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黑龙江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作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部署,强调要“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为我省振兴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要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使经济社会发展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高质量发展是现实需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满足人民需要的方向和具体要求,开辟了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认识的新境界。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供给体系、生产体系、投入产出体系、分配体系等改革,以更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和高效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高质和效培育新动能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就要求我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过程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统筹“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推动经济在“质”上持续提升,在“量”上快速增长。

  我省提出的“六个龙江”建设将“质量龙江”放在首位。这是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精神的科学把握。“质”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效,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量”就是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经济总量。质效合一,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较快增长。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培育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寻求突破口。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落实发展“第一要务”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的发展;是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是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的发展;是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的发展;是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的发展。

  今年是黑龙江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省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势必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要勇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打开思路、敢闯敢试,把解放思想的成果体现在经济发展、工作标准、产业质量等方方面面,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上。

  (作者单位:大庆市委宣传部)


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

那丹丹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优化供给的重要举措。

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

  产业基础能力是对产业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和决定产业发展质量、产业链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工业“四基”。产业基础能力考验的是一国各个产业的综合成绩。要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加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通用基础软件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对于黑龙江省而言,一方面要抓紧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形成“点”的突破;另一方面要引导各行业挖掘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面”的展开。

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

  产业质量竞争力是指产业在质量、品牌、效益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其基本特征是产业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布局优化实现转型升级,获得效益提升。具体表现为产业产值的平稳上升与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从而推动产业在更宽领域拓展、向更深层次迈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黑龙江省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的机遇,加快建设“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资源汇聚,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依靠集群这种有效的产业发展方式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提升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增强自身的内生动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黑龙江省要适应新需求,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新方向,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要着力新开放,以国际化为方向塑造竞争新优势,打造特色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新提升。

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

  黑龙江省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选择具有较好增长态势、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作为发力点,采取差别化的引导扶持政策,推动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并做大做强;要把招商引资与产业质量升级同步谋划,大力引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


提升生态工程建设质量

曹玉昆
 

  随着我国二十年多年来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与项目逐渐成为国家财政重大生态项目,其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起到重要作用。生态工程质量水平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因此必须把生态工程建设从扩大投资型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的意义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质量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具有重要基础性战略地位。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的公共生态产品,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省作为我国最大的林区和重点成矿带之一,地上和地下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安全保障基地。大小兴安岭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寒风的侵袭,营造了适宜的农牧业环境,庇护着国家最重要的牧场、粮仓,在国家粮食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不断提高“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是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安全的需要。

提高生态工程专业化管理水平

  生态工程建设一是需要巨额投资,二是需要漫长的生态恢复时间,且与国家政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生福祉及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要按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构建科学管理规程,提升生态工程基础设施服务效能。

  首先,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在各项重大生态项目投资前,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生态系统修复实践要求做好选项的情况调查、现场勘察,项目论证。其次,质量是建造出来的。要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再次,质量是监管出来的。特别是对生态工程这样的实施成效滞后建设项目,要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建立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最后,完善政府财政投资,有投资必有效必问责的审计制度与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生态工程建设质量

  坚定不移持续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提供高品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质量,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指导思想与重要目标之一。《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精品项目,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强身健体,社会越来越迫切需要高品质的生态公共产品。我省拥有的生态环境资源,能极大地满足人们对高端生态产品、绿色食品的需要。因此,我省要借助质量强国建设契机,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将自身拥有的宝贵自然资源转变成社会经济发展优势,这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也是质量强国建设的根本所在。

统筹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生态工程建设不仅要科学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生长规律,还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促进民生福祉的改善与提高。既要有社会生态效益,又要有企业经济效益;既要满足国家生态保护长远的利益,又要满足职工群众现实的生存需要。实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高质量运行,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我省具有完备全面的生态系统,要充分认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因此林业企业提高建设质量本身就是一项创新工程。一方面,企业要突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实际上就是解决了质量创新动能,是创建中国林业企业新发展道路的过程。另一方面,企业要贯彻系统推进的原则。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都是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是庞大的、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如天然林工程建设就是指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家中长远计划工程。因此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国有森工在生态工程高质量建设中要确保保护与发展质量安全底线,更好实现系统推进、互动提升。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乔榛
 

  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也即质量效益型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需要有三种力量来引领,即增强创新动能、树立绿色导向、强化利民惠民。

创新导向是重要引擎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当下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藏的巨大动能来推动。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起跑线上,我国已具有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积累和实力。因此,我国具备了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增强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创新动能,需要做好一些具体工作:一是构建质量效益型发展创新体系,推动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这是形成质量效益型发展创新动能的基础。二是开展创新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到自立自强阶段,必须有原创性技术,需要深厚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的积累。三是找准创新方向。就科技创新来说,一定要在最新且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创新上努力。数字技术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核心,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一些全新的技术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破而出现,绝大多数传统技术因数字赋能而升级。推动质量效益型发展需要数字化赋能行动。四是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创新必须以一个高质量的服务体系为支撑,使专业化服务推动创新链条耦合拓展,这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

  创新导向也是我省推进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龙江全面振兴必须建立在创新的基点上。提高我省的创新能力,必须实施科技振兴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区域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绿色导向是主要方向

  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强调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性具有明显的绿色转型要求。绿色是可持续发展主要出路,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建立在对传统能源体系转型的基础上,需要用绿色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这改变的不仅是能源结构,而且要改变发展方式。实现能源转型势必引起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进而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树立质量效益型发展绿色导向,需要做这些具体的努力:一是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底层逻辑仍是技术突破,需要创新的技术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需要新能源技术攻关和突破,达成对传统发展方式的替代,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构建绿色产品体系和绿色供应链,使绿色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三是促进资源的绿色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四是确立绿色标准和绿色评价体系,重点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效果评价机制。五是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和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这些目标是实现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努力的方向。

  绿色导向也是我省推进质量效益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我省具有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实施生态振兴计划,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绿色发展实践地。

利民惠民导向是本质要求

  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须落脚于共享发展。这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色。我国要实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共享理念,要体现人民至上,要做到利民惠民。这一本质要求不仅规定了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而且引导着高质量发展的取向。

  要达成共享或利民惠民的目标,必须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做好做细民生的具体事项:一是使经济质量效应型发展满足人民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费升级和质量提升是人民对美好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把满足这一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必然选择。二是营造安全消费环境让人民放心消费。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需求。达成此目标和满足该需求,必须有制度和技术创新的保障,需要建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三是健全消费制度安排,形成多元质量救济机制,让人民从消费的被动主体变成主动主体。这需要有一种高质量的消费服务体系相匹配。

  利民惠民导向也是我省推进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本质要求。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目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龙江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是完成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具体安排。达成此目标,需要有效地引导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点选择三重导向,通过创新、绿色和利民惠民引导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张桂娟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