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刘伟林 特约记者 霍永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我们合作社发展秸秆肥料化,通过农作物秸秆堆沤造肥,进行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多种粮、种好粮,保护好黑土地增强了底气。”黑龙江省肇东市海城镇双利种植合作社总经理宋继龙说,合作社将玉米秸秆与牛粪掺混堆沤发酵,制造有机肥还田,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年生产有机肥4.5万吨左右,初步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解决了田头秸秆“送不掉”和地里有机肥“吃不饱”的问题,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提供了新模式。
肇东市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连续十几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为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守好“大粮仓”。肇东市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向黑土地聚集,构建起“建设、利用、保护”黑土地的大格局,并依托成立黑土地保护利用推进专班,高位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让黑土地“肥”起来,让黑土层“厚”起来。同时,瞄准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坚持保护优先,推动工程与农机农技、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逐步改善黑土地耕地内在质量、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黑土地永续利用,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2年,肇东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54.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6.5亿斤,比上年增产1.76亿斤,实现“十九连丰”。
肇东市昌五镇二街村刘刚是全国种粮大户,他通过秸秆覆盖还田、深翻还田、土壤改良培肥等方式,持续提升玉米产量降本增效的能力,从以前会种地到如今“慧”种地。“你瞧瞧,这里土壤松软不板结,这都是秸秆还田的好处,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改善土壤保湿性,减少养分损失,不仅省去耕地起垄费用,还能满足玉米生长需要,对黑土层保护效果明显。”说起科学种地,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刘刚满脸笑容地介绍。他说:“黑土地保护需要政策拉动、科技支撑,更需要像他们一样的种粮大户带动,这样黑土地才能越种越肥沃。”
走在千亩深松深翻、秸秆还田等措施实现土地“黑色越冬”地块,刘刚说:“以前这块土地用手抠都费老劲了,现在玉米根系都能下扎一米深左右,通透性好、抗倒性强,去年玉米棒大籽粒饱满,平均亩产1900多斤,这都是黑土地保护好的效果。今年7000亩玉米都要采取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作业方法进行耕作,现在种子化肥农机等备春耕物资已到位。”据了解,保护性耕作具有减少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优势。
如今,随着肇东市农民群众黑土地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防控技术、航化植保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出现在田间地头,实现以点带面扎实推进黑土地得到保护。通过抓典型、树标杆,肇东市对多年连作的地块,动员农民参与耕地轮作、休耕项目,采取倒茬轮作、免耕播种、休耕等农艺措施,让黑土地休养生息,让农田添“后劲”。2022年落实耕地轮作补贴面积1.98万亩,保护性耕作完成163万亩;瞄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进施肥方式方法,推广高效新型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采取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奖补,包括粪肥收集、处理、运输、还田服务奖补支持,激发农民积极性。去年,全市共实施绿色种养循环面积10万亩,带动域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有效推动“畜禽—有机肥—农田”等循环经济模式,既提升了耕地地力,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更让黑土地保护更加高效;立足深入开展废旧农膜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资源化处理,建立高效回收体系,实行回收电子台账数字化管理,对覆膜地块开展田间地膜残留监测,去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总量达到96吨以上,使肥沃的黑土地“净”起来。2022年,黑龙江锦疆农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跃进乡实施畜禽粪污和玉米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先后处理畜禽粪污9万立方米,发酵有机肥还田5.45万亩。
肇东市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韩志强说:“实践证明每亩施1.5立方米玉米秸秆和畜禽粪污沤制的有机肥,不仅可以代替20%~30%化学肥料,而且每亩可以提高粮食产量100~150斤,还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影响耕作和畜禽粪污影响环境的社会难题。”
肇东市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工作,持续组织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到目前,已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8.7万亩。仅去年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8.01万亩,实施完成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5万亩,既巩固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又让黑土地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同时,22个乡镇制定“田长制”实施方案,并落实田长负责人,使黑土耕地保护责任到人头、到部门、到地块,坚决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赋予黑土地持久的“续航”能力。抓住配置大马力机械、秸秆还田机械和免耕播种机,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秸秆覆盖免耕还田、提高土地肥力。目前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让黑土地重新焕发“插根筷子能发芽”的生机。
黎明镇珊树村黑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通过玉米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增施生物菌肥等多项技术措施来保护黑土地,取得了打通农田“大动脉”,疏通“毛细血管”的成效,让黑土地更黑更“有劲儿”。据了解,该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5120亩,建设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点1处,配备环境监测、病虫害监测和产品质量追溯等设备系统及无人机、太阳能杀虫灯、害虫诱捕器等设备,实现全程实时监控,集成存储分析,信息预测预报,质量安全追溯。同时,还建有农药废弃物包装物回收和集中配药服务站。
肇东市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韩志强说:“我们示范区依托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土壤保护和肥力提升、智慧农业等研究领域开展具体合作;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合作,在示范区开展玉米轻简化秸秆还田技术集成示范,高产攻关,加快完善两高一优综合组装技术;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在示范区开展作物品种测试评价。”通过示范园区引带,农机农艺农民、良种良法良田集成组装、配套完善、集中运用,实现了农业效益最大化,加快推进黑土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体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