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
庄得宝
坚持党的领导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核心要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专题指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个根本性的政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题中之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作为指导思想。在党的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之“的”,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百年党史有力证明,我们党之所以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就是由于一直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为真理而斗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等政治要求,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形成了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最新理论成果。这表明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在思想意识上保持一种政治笃定与政治自觉。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实践历程,都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是根本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1个专题,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思想、推行了许多变革性方案、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收获了许多标志性成果。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例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总结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原因,就是党的坚强领导。总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既要成为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也要成为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出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五个必由之路”,首先强调的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的必由之路,是使党在风雨来袭时成为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的必由之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持创业创新创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有能力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就可以顺利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形势、观察问题、把握全局、谋划长远,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必须坚持在实践中砥砺政治品格、锻炼政治意志、积累政治经验,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宏伟奋斗目标、根本价值追求和强大精神动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必须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和“国之大者”,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在各项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以高度政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进一步回答了坚持党的领导下,在应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考验中科学破解“中国之问”,在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变局中有力作答“世界之问”,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中积极回应“人民之问”,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自信书写“时代之问”。对于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陆静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8个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收入的“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的数字经济”一文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加速新旧动能的转换,不仅有利于做优传统产业的存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也有利于催生新产业和新技术,做大数字产业的增量,为我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我省一系列政策以及成功举办2022世界5G大会,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机。
培育数字产业新动能
数字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是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也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我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力争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为此,一要加快发展数字产品制造业,延伸壮大集成电路、传感器、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等数字产品产业链;二要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大数据等数字服务产业。利用2022世界5G大会在我省成功举办的平台优势,重点引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头部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数字企业,诞生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三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补齐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迟缓的短板,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依托哈尔滨市优质人才储备和数字科技研发优势,加大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研发力度,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发挥哈尔滨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重要承载功能,支持引进国内外著名软件公司落户哈尔滨新区,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数字化是将数字技术赋能于各个行业领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在装备制造、医药、石化、食品等传统制造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但制造业整体实力不强,结构不优。
制造业的科技赋能与数字赋能是破解工业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支持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以实施“工业振兴计划”为抓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智能生产线和数字化办公等应用,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
建设现代数字农业全国样板
数字农业是将数字技术赋能于农业,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生产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农业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黑龙江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现代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北大荒集团发展数字智慧农业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七星、创业等多个数字化农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苗情监测、病虫害防治、无人农机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四五”时期,应加速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建成现代数字农业全国样板。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农业大数据应用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示范试点建设,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推进智慧旅游和数字化跨境合作
服务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载体,开展数字旅游和数字贸易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开展智慧生态旅游、数字商务及跨境合作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擘画了建成“绿色智慧生态基地”和“边境地区数字经济开放带”的宏伟蓝图。
首先,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智慧生态旅游首位度,增强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度,打造全国智慧生态旅游和宜居康养的首选目的地。其次,要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全面促进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东北亚跨境数字化合作中心。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
树立精神灯塔 赓续红色血脉
陈文斌 万思志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的信仰理念以及深厚的爱国情感。
坚定理想信念,把好思想行动总开关
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对于广大青年而言,是一本更加直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材”。
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复兴发展培育优秀人才、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基的重任,需要传承龙江红色基因,积极发挥思想引导作用。应对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内涵,历史脉络进行探索,深度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遗传基因”和“内核密码”,结合广大青年的学习特点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有效地融入课堂,丰富精神内涵,激发广大青年的学习兴趣。
应利用“互联网+”拓展宣传手段,打通融合路径,围绕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营造层次化、立体化学习宣传氛围,让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打动人、感染人、塑造人,让广大青年铭记艰苦奋斗岁月,读懂苦难的光辉历史,致力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逐梦人。
坚守初心使命,练就担当为民铁肩膀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灵魂所在,坚守初心使命不仅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爱国热情、牺牲精神,也反映出其所承担的使命担当。
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历程所形成的宝贵精神文化资源,承载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内在契合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高校要时刻用信念培元、用信仰塑魂,强基固本,强筋壮骨,持续不断地补足广大青年的精神之钙,让初心真正成为广大青年人生不懈奋斗的根本目标、成就事业的价值取向。
当代青年学生眼界开阔、见识广泛,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抱有更高的期望,这也对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提出更高要求。红色基因之于大学生,尤其优秀中国传统与红色基因天然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说红色基因为大学生树立共同价值理念,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构共同价值认同提供了精神纽带。
以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培育大学生,能够有力提升教育的知识广度、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实现思想滋养和理论供给,让广大青年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与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坚持接续奋斗,跑好拼搏奋进接力赛
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后继有人,重点就是要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弘扬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为动力,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拼搏奋进姿态跑好“接力赛”,在接续奋斗中续写永不褪色的精彩华章,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在学习和践行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域服务贡献地方经济发展。要通过对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研学、宣讲、调研,不断增强广大青年扎根龙江、建设龙江的理想信念,引领广大青年在亲身体验中领略大美龙江发展潜力,让广大青年始终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