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怡
“我是1966年出生的,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这些年也在基层工作过不少日子,应该算是有一些农村工作经历。”驻兰西县红星乡红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厚山说。
2021年6月,在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参事文史处任职一级调研员的孙厚山,主动请缨派驻红星村成为了第三批驻村工作队队长。
一年来,在他和工作队的帮扶下,红星村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256元,创历史新高,集体固定资产近5000万元。红星村先后被授予“绥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标兵”称号。
驻效:“驻”成村屯的“致富人”
去年10月,红星村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县涉农整合资金1678万元新建了一家肉鸡养殖场,这是该村自省政府研究室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的第五家肉鸡养殖企业。其中,吉顺养殖场从明年开始,每年可向村里缴纳承包费45万元。
“5年前,在咱们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我在红星村成立第一家肉鸡养殖合作社,这5年来,我们吉顺养殖场不仅带动红星村和周边600余户脱贫户分红,也为七八十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人每年收入最高可达6万多元,少的也有1万多元。去年厚山书记来了以后,还帮我规划了养殖场的后续发展。今年他就和企业洽谈合作了,要在我们红星村建设一个有机肥场哩!”兰西县吉顺养殖场负责人王宝红乐呵呵地说。
与此同时,孙厚山还注重引进小菜园项目,重点在黄家窝堡屯、邢家窝堡屯进行试点,引导村民在自家菜园种植青刀豆、冬瓜、甘蓝、萝卜、倭瓜等蔬菜,通过县乡协调中舜农业采取订单种植和收购,力争实现“半亩小菜园、收入三五千块钱”的预期目标。据了解,今年已有20余户试种近20亩。
驻责:“驻”成环境的“优化人”
关于如何将红星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孙厚山心里早有了盘算。今年争取到的210万元涉农整合资金,就重点用于黄家窝堡屯和邢家窝堡屯路边沟改造,同时协调资金建设红星公园。
为了确保改造施工工作有效推进,孙厚山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农户家中动员农户腾退占地栅栏、堆放影响施工的杂物,全长6000延长米的路边沟,经过前期现场勘查、可研、设计等工作环节,已基本完工。而占地8000平方米的红星公园,也已经完成设计、场地平整、甬路等建设,预计于秋季完成绿化等工作。
路边沟的改造让红星村邢家窝堡屯的村民张义赞不绝口:“红星村的环境可是大变样啊,路边沟、铁栅栏、绿化带全都整齐划一,等明年栽上树、种上花,就更好看了。给咱们驻村工作队点赞!”
据悉,孙厚山还争取了生态环保项目专项资金,用于改善邢家窝堡屯小水库环境,种植荷花、蒲棒等花草,修建甬路、凉亭、观景台等设施,与红星公园连接一体,将其建设成红星村一景。
驻心:“驻”成百姓的“解忧人”
80多岁的红星村村民李凤岐多年来自己一个人生活,由于外孙误将6万元卖粮款存在了他的名下,导致他的低保被取消了。主要的生活来源没了,老李每天愁眉不展,找到了孙厚山。
“厚山书记到我们村上打听清楚整个事儿,就协调乡里按照规定恢复了我的低保,又给我问了村里的养老院。现在村里出一部分钱、我出一部分钱,我就和其他老人一起在养老院养老了,真的是太感谢他了!”李凤岐说。
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慢慢地红星村村民对热心的孙厚山也更加信任了,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和他商量研究。
去年9月,村民赵淑芹也遇到了难事。这几年老伴和唯一的儿子相继去世,家里就剩她和8岁的孙女相依为命,靠着经营的小卖店勉强维生。不成想,她又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癌,需要立即手术,所住的房子也年久失修,孤儿寡母没有能力新建住房,生活的压力实在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每每提起这件事,赵淑芹都眼含热泪,“当时,厚山书记了解到我这个情况,先是给我纳入了低保,后来又给我申请了危房补贴。今年我的病治好了,新房子也盖上了,真的是不仅要感谢厚山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感谢村党组织的帮助,更要感谢党的政策、感谢组织的关怀,让我重新获取了对生活的希望。”
得到百姓的厚爱,孙厚山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与队员们,他常常嘱托队员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常怀爱民之心,严守驻村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时时刻刻把全村百姓的急事、难事、愁事放在心头,紧紧依托村级组织,做到不整事、不整景、不整人,帮办不包办、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实实在在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把驻村工作“驻”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