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走进乡村看变化系列报道(29)
克音河乡:集体领办土地托管省级贫困村华丽转身
文/摄 潘成军 特约记者 李磊 全媒体记者 孙曙光
16495亩耕地,仅由50人耕种;连续5年实现统一收入分红并逐年递增,2021年末每公顷地分红15300元。走进绥棱县克音河乡,记者被向荣村的华丽转身所震撼,站在道平路阔村容新、花香树绿环境美的向荣村里,探索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变化原因的欲望油然而生。
克音河乡位于绥棱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幅员面积136.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71个村民组,而由乡政府所在地向东行进4公里,就是下辖7个自然屯、10个村民组,总人口758户、1932人,耕地面积16495亩的向荣村。2017年以前,向荣村还是一个道破路烂环境差的“大屯子”,在省里挂了号的贫困村。近年来,按照市委“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思想理念,在克音河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向荣村探索出了一条集体领办、带地入社、机社融合、自负盈亏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业变产业、农民变股民、个体变集体的转变,其中14495亩旱田全部入社经营,90%劳动力从土地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全省第一个由村集体领办实现整村旱田土地托管经营的村,走出了一条靠土地托管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始终认为,农村要发展,首先要有种好地的想法,引导村民经营好土地,带动项目,是我们想到的转变向荣村面貌的第一方法。”克音河乡党委书记李兆河向记者介绍了向荣村实施土地托管,进行集约经营的过程。他说,他们把一家一户的小农户联接起来,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织农民入社,变成自负盈亏、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市场主体,集体发展。2017年村里贷款400万元,组建了800万元大型农机合作社,占地10700平方米,购置各类农机具47台(套)。村干部带头,并发动亲属朋友入社,每公顷旱田按3300元生产成本收取管理费,每年秋季销售后结转预留下年循环使用,合作社当年吸纳社员218户,到2019年全村758户农民的旱田全部入社。目前,合作社已连续5年实现统一收入分红并逐年递增,从2017年每公顷地分红10650元到2021年末分红15300元。
村集体领办土地托管,长效机制是重要保障,管理好是出效益的前提。因而,合作社制定了公积金统提、村社按比例分成、社员按股分红等项制度。同时引进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代表社员负责采购、生产、财务、销售等生产事务。监事会聘请有威望的老党员、村民代表,负责代表社员对合作社的资金使用、粮食产量、机械购置、销售价格、收益分配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实行民主管理,可持续发展。为确保稳定增收,实施规模托管,不仅有效解决了“地由谁来种、怎样能种好”的问题,而且还带来产量提高、品质提升,“一降四增”的效果:通过统一整地、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集中分配等“七统一分”模式,每亩可降低种植成本70元,由于规模经营,大型机械不跑空车,亩可节约成本15元左右,这些让成本降低,合作社大马力机械外出作业,每年都创收50万元以上;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良田集约配套,2021年种植玉米7400亩,平均亩产达1830斤,比邻村地块亩产增加100斤,实现增产70多万斤,保证了粮食增产;托管服务,让绝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这些村民有了新的创业就业机会,在乡村党组织的引导下,向荣村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900多人,年增加工资性收入至少在1500万元,劳务为村民增收;实施土地托管后,由于粮食品质好、数量大,利于集中销售,按质论价,象屿集团与村民签订了玉米回收合同,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每斤平均高出市场价1分以上;大豆与种子公司合作,每斤能高于市场价2毛钱收购,仅销售一项每年增收50多万元。
乡党委副书记高兴业告诉记者,向荣村通过托管服务,村社按比例分成,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增强了凝聚力。2021年,通过托管服务,向荣村村集体增加收入280万元,村集体总积累达到4700万元。
李兆河说,向荣村的土地托管模式现在已成为全省土地托管典型,这种集体领办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把集体和农民的利益统一起来,让集体经济富了,令百姓腰包鼓了,群众的各种福利待遇也增加了。现在在向荣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均可享受三项高龄老人补贴、升学和参军奖励、节日福利待遇等红利,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我们乡党政班子积极倡导村集体领办托管,大力推介向荣模式,在向荣村的辐射带动下,全乡土地托管面积已达到7万亩,其中,合作社领办的超过4万亩,跨乡经营面积5000多亩,跨村经营面积3000亩。如今,我们正通过土地托管努力朝着生产园区化、生活社区化、生态景区化的目标迈进。”李兆河的话语中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