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全媒体记者 廉 红
他,15岁写下第一部电影剧本,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40年来,他心系脚下这片黑土地,把一片赤子深情汇聚笔端,融进一部部作品里,创作出了一篇篇反映寒地黑土发展变化的戏曲影视小说等作品,成为绥化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就是市群众艺术馆戏剧部主任、作家李昆峰。
近日,记者走进市群众艺术馆创作室,听他讲述漫漫文学创作之路的孜孜不倦求索和锲而不舍的心路历程。
历经磨难迎来人生的曙光
小学二年级时,李昆峰跟随养父从河南来到绥化生活。他从小语文成绩突出,每篇作文都成为范文,15岁时竟无师自通写了一部电影剧本,还寄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虽然没有被采用,但厂里一位资深编辑用小毛笔行楷给他写了4页信纸的回复,对他巧妙的构思提出了表扬,建议他先练习写小说,为从事剧本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许是年少轻狂,我就不信这个邪。”李昆峰说。一连写了将近9年的电影剧本,其中有两部经过三审夭折了。
文学创作之路坎坎坷坷。剧本创作的失利让他感觉痛苦沮丧。当时他在一家印刷厂当工人,周围一些人讥讽道:“你一没进过专业学校,二没学过专业课,三又不是书香门第,还做什么作家梦啊?”
“周围人的风凉话没有让我退缩,而长影那位编辑的回信让我醍醐灌顶。”李昆峰回忆道。他把已写好的半人高、几十万字的十几个电影剧本付之一炬,静下心来写小说。终于在1988年发表第一部伤痕文学题材小说《美女泪》。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李昆峰考取了哈师大中文系,系统学习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知识,可当他满心欢喜再创作时,无形中又造成了一种眼高手低的窘迫,有两三年就是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他果断停止中篇小说创作,而从最原始、最基础的民间故事、新故事创作打开突破口。先后在《上海的故事会》《北京民间文学》《河南的故事家》等刊物发表数篇故事作品,经过三四年的调整,终于走出了低谷。
有人说,苦难是作家的修行。正当李昆峰的创作慢慢走入正轨时,生活上却跌入痛苦深渊,结婚第二年,妻子被查出癌症。他不得不按下创作的暂停键,陪妻子手术、化疗。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妻子重病,他又遭遇下岗,生活难以为继。因为照顾妻子不能出去打工,他重新拾起搁置了3年的笔,潜心创作,靠稿费收入,解决了生存和温饱,看到了文学创作的曙光。
“苦难对一个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对一个强者来说,它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它磨砺你、鼓励你、督促你不断地向上向前,成为我创作的素材和创作的源泉,也给了我创作的动力。”回顾这段崎岖的求索之路,李昆峰如是说。
辛勤笔耕捧出“群星”灿烂
1997年春天,李昆峰被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破格录用为专业编剧。在这里,他迎来了创作的春天,创作了众多大量优秀的二人转地方戏作品并先后在省和国家级评奖中获大奖,蜚声我省戏剧舞台。
此期间,李昆峰先后创作投排了二人转、拉场戏、小品、歌曲以及各类文艺作品一百多部。故事作品《李二能保媒》获全国第二届微型故事大赛大奖;话剧小品《仨舞迷》获文化部第二届全国专业小品大赛三等奖;戏曲小品《歪病邪治》获吉林省第三届艺术节编剧一等奖;二人转《黑土情》、戏曲小品《牛起来》分获第十届全省群星大赛金奖;话剧小品《怪圈》代表黑龙江省剧协参加中国剧协举办的中国第三届戏剧节,荣获中国戏剧小品奖、优秀小品剧目奖。与人合著的戏曲小品《歪病邪治》被省文化厅推介为全省改革开放二十年经典剧目;独立创作的小戏《抢婆婆》获全国小戏创作二等奖;小品《乡亲·乡情》赴京参赛,荣获“全国文化奖”编剧银奖;在历时两年黑龙江省《咱村也有文艺人》电视大奖赛上,担任海伦代表队的艺术总监顾问全程主笔创作的27个电视文艺节目全部亮相荧屏参赛,过关斩将经过九轮比赛,并最终助海伦代表队夺得全省总冠军。主撰执笔长达56集科普电教专题片《插上致富的翅膀》制作成片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段播出片头花絮新闻达100多秒,引起较大反响。
2010年,李昆峰从海伦人民艺术剧院调入市群众艺术馆,继续从事专业艺术创作和群众文艺辅导工作,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成熟期,并逐渐拓展创作领域,从戏剧创作、小说创作转入了影视创作。2016至2018年利用业余时间独立编校、勘正了《绥棱二人转传统剧目荟萃》上、下两冊(约八十余万字)并已出版成书。2017年在望奎县后三乡厢白西村参加驻村扶贫,创作出反映扶贫题材的龙江剧《扶起来》在中央3台播出后又参加全国第十届“中华颂”大赛,荣获剧目银奖。2017年,他创作的戏曲小品《别往歪了想》、小戏《一碗驴肉饺》在央视戏曲频道举办的全国大赛中荣获团队金获,并在央视十一戏曲频道播出,作为编剧,李昆峰荣获中央电视台颁发的最佳编剧奖。2018年《一碗驴肉饺》在白淑贤杯大赛中荣获编剧金奖,在十五届全省群星中荣获金奖。
心怀感恩书写“黑土本色”
“黑土地给了我创作的营养,给了我立身立命之本,我拿什么回报你?唯有用文学创作把对黑土地的这份情、这份爱表达出来。”
庆安大米全国驰名,李昆峰创作了以打造庆安绿色大米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好饭不怕晚》,反映的是当地一位女企业家饱尝酸甜苦辣执著打造出名扬全国的绿色大米品牌的创业励志故事,剧本被中央6台电影频道选定,在2020年已拍摄杀青,最近已经完成了后期制作,并经过国家电影局的审核通过,即将公映。
李昆峰根据绥棱老金沟发生的真实故事创作的大型红色抗联情景剧《四海魂》,上演后引起观众一致好评。大型红色抗联龙江剧《白马石》公演后,引起省戏剧专家关注,其评论文章发表在《剧作家》杂志上,并登上学习强国,获得全省重点扶植剧目支持。历时七年、五易其稿、长达100万字的五卷本红色抗联小说《家国儿女》目前正在筹划出版事宜。2020年初抗疫期间,他主动请缨,从始至终深入防控一线参与值勤,并创作出歌颂抗疫英雄的歌曲《忠诚卫士》和《我的家国》。中国戏剧家协会专门为此对外发布公众号进行了报道。近期,他创作的大型龙江剧《木兰传奇》公演以后,引起各方关注,由省龙江电影制片厂和哈尔滨电视台牵头投排电影,并选定为主创编剧,目前已完成剧本创作。
近年来,海伦四大坊生态旅游小有名气,成为该市文旅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李昆峰便以磨坊和粉坊故事为原型创作了反映黑土风情、乡村振兴的电影剧本《选错亲家嫁对郎》,拟近期开机。他创作的40集反映乡村振兴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黑土亲娘》剧本已引起多家影视公司关注,正在合作洽谈中。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几次到龙江视察调研,为龙江发展把脉定向,并提出殷切期望,李昆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下歌词《总书记来到咱身边》:清晨迎来一缕朝阳,新春披上迷人盛装;总书记来到咱身边,微笑里充满关爱慈祥。走进宽敞的农家小院,察看储存的稻谷口粮;握着长满老茧的大手,唠起喜获丰收的家常……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已被投拍成MTV在优酷、爱奇艺等各大平台播出。
“冰雪遮不住岁月的长河,四季在原野上纵情穿梭,春风禁不住花香的诱惑,金秋总会在浪漫中结果,黑土地纵有千沟万壑,美丽的绽放永不凋落,新农村搭上高速车,追星赶月快乐多,携手同心朝前走,一人领唱众人合……”他创作的反映绥化风土人情的歌曲《黑土本色》MTVD广为传播。
李昆峰说,追逐和从事专业创作四十余年,一路上纵然坎坷曲折,历尽磨难,但我初步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前进在铺满鲜花的创作征途上,我将沿着自已预设的创作之路,不负春光韶华,不负初心使命,为黑土地喝彩,为家乡人抒怀,为新时代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