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营商环境就如同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肥苗茁壮,深耕秋日丰”,里面的水分、营养、湿度等好不好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我市提出,对标全国一流标准,全面深化改革,聚力攻坚克难,强力推动营商环境大改善大提高,为推动高效健康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闻风而动,从简政放权到减税降费,再到建章立制,加快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逐步交出高分答卷。
我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东北网绥化4月21日讯 ( 全媒体记者 廉红 ) 4月8日,在宽敞明亮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前来办理审批事项的市民在休息椅上等候,秩序井然。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导向,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梳理公布市本级权责清单2731项,下放行权事项422项。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检市场主体10619户,占比3.58%。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改革,梳理公布市级13个部门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135项,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市本级新政务大厅2021年6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进驻事项增加到1138项,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安达、海伦政务服务大厅荣获全省县级十优政务大厅称号。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办理,全市开通“省内通办”事项233项、“跨省通办”事项127项。
服务企业能力持续提高。创新“地铁运行图”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新模式,为产业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提供了有力保障,经验做法被省委办公厅、省委作风办《情况通报》刊发。梳理公布国家、省、市、县级惠企政策文件105份,兑现企业奖励补助类政策资金2891万元,减负1.82亿元,减税降费33.9亿元,市场主体如期享受政策红利。
数字政务应用持续扩展。全市纳入一体化在线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汇聚评价数据2.1万件,好评数据占比100%。电子印章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发放电子印章425枚。全市乡镇(街道)电子政务外网覆盖率达到100%。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共享信用数据信息3750万条,350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容缺受理,“绥化信易贷平台”注册市场主体15209户,授信中小微企业融资4.25亿元,住建、餐饮、中介等18个领域企业赋码10552户。创新信用场景应用,我市《实施两翼齐飞发展战略,信用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做法荣获全国信用百佳案例。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构建信用体系,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全面落实惠企政策,严密组织考核评价,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坚持目标导向抓提升、坚持需求导向抓服务、坚持结果导向抓考评,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助推绥化振兴发展。
全媒体记者 刘华鹏 摄
全媒体记者 刘华鹏 摄
绥化经开区党员干部精准助企解难题
东北网绥化4月21日讯 ( 全媒体记者 赵洪秋 ) “太感谢了,解决了我们企业的用电问题。”4月11日,绥化市云科技物流电商信息产业园负责人对前来深入企业服务的市经开区包联企业的干部说。
绥化市云科技物流电商信息产业园刚刚投入运营,一直使用“临时电”,稳定性不足。得知情况后,绥化经开区包联企业的干部第一时间对接协调电业部门,仅用三天时间就办理完成正式电接入手续,并同步完成了正式用电工程施工,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运行。
绥化经开区实实在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了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工作。包联领导干部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好企业的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信息员、安全员和引导员“六大员”。畅通问题反映渠道,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投资放心、发展舒心、生活安心。
截至3月末,经开区23名包联企业领导干部均已经深入所包联企业,切实了解企业生产运营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入企对接服务过程中收集的22个企业诉求,分类建立台账,实现问题收集、研判、交办、督办、反馈流程化管理,确保企业问题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开区重点发展的核心企业。近日,包联企业干部了解到,天有为与达擎显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在对接建设智能显示器生产基地项目,需要办理工商注册手续。包联企业的干部立即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帮助企业研究工商注册等相关工作,拟落地的天乐达有限公司很快成功完成在经开区注册。包联干部又了解到该项目落地前期需要有办公场所、展厅及孵化车间等,及时与经开区管委会汇报,经研究拟在改造建设的经开区创新发展中心划定区域提供给达擎智能显示模块项目,为该项目签约落地创造了条件。
黑龙江贝特佳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是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市场遍布南方各省,受疫情影响,企业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包联领导在包联企业过程中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与商务部门沟通对接,由省商务厅帮助企业出具了生活必须品保供企业通行证明,解决了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据了解,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工作已成为经开区的常态化工作,包联领导干部保证每半个月至少深入所包服的企业1次,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建设推进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建立工作台账。包联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实行“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架起政企“连心桥”。
全媒体记者 赵洪秋 摄
市自然资源局提升服务便利度赢得企业满意度
东北网绥化4月21日讯 ( 全媒体记者 宋博文 ) 近日,绥化市委党校求实宾馆消防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开工手续可比以前好办多了,仅用两天的时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就到手了。”市自然资源局提升服务便利度赢得了企业满意度。
市自然资源局以“提供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服务举措”为目标,持续打造不动产登记“绥心办”、工程项目“我领办”、规划审批“优化办”三个服务品牌。通过“一平台”“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强服务”“重事后”等举措,进一步整合审批资源,优化审批流程,以提升服务便利度。
在政策服务上,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实行工业项目一次规划、分期供地,减少企业一次性拿地成本支出,为新和成分期供地28次,助推了项目早建设、早见效。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13条”措施,土地权属内的续建工程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企业手续办理最多减少40个工作日,使昊天玉米、贝特佳食品等19个项目腾出时间扩大规模、接续发展。通过出台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管理意见、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登记一体化办理程序,为93户企业和个人土地转让、出租、抵押交易构建了便捷通道。
据悉,市自然资源局将41类、227项政务事项全部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并减少受理要件31项,用地预审由原来的21项减少到7项。压缩各类政务事项审批时限共计152个工作日,其中197项审批时限达到全省最低。同时,成立全省唯一的建设项目报审科,对内联系各科室,对外沟通各部门,牵头负责“一站式”服务,2021年“前接后审”工程建设项目115件,推送审批信息102件,真正做到了“办事不求人”。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全面深化改革,聚力攻坚克难,进一步增强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便利度,赢得企业群众满意度,为绥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冈推行“数字政务”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厘米”
东北网绥化4月21日讯 ( 全媒体记者 沈雪 ) 近年来,青冈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行“数字政务”,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厘米”。
强化实体大厅建设,全面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该县高标准建设人民办事中心,整合涉批、涉证、涉费等80个部门职能,划分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行政审批、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分区8个,设置办事窗口134个,入驻政务服务事项362项,全力推进集中式办公、一站式审批,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同时,把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业务进行整合,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资源共享、集中审批,最大限度地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其中,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至2小时,最快1小时办结;缴税业务,最快5分钟办结。
提升线上服务效能,实现“一网通”自助办理。该县依托绥化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将全县31个职能部门823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网上办理,提速“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6.77%、位居全市前列。还对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进一步整合压缩,实行一次性告知,打造涉及畜牧养殖、生活服务、批发零售、政务服务等13个行业类别55件“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登记注册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小时以内。疫情期间积极探索“非接触式”项目审批服务,推动项目审批“网上办、马上办”,为企业提供导办、帮办等服务,确保工作“不掉线”、服务“不断档”。截至目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受理审批事项共222件,已全部办结。
加速政务外网拓展,推动“一体化”终端服务。目前,该县19个乡镇(街道)、175个村(社区)的政务服务网络实现覆盖,为各政务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协同办公提供有效支撑,并为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套安装1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生育登记、参保信息查询、老年人福利补贴、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等民生领域高频事项延伸至基层办理,实现“就地办”“就近办”,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厘米”。
聚焦痛点难点堵点 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市税务局多措并举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东北网绥化4月21日讯 ( 全媒体记者 许宏伟 ) 市税务局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聚焦纳税人和缴费人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积极作为,大力推出一系列强化税收管理、优化办税服务的新举措,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被评为“全省百家优化营商环境优胜红旗单位”。
让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让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活力。市税务局两年来累计落实“减、缓、抵、退”税费66.4亿元,占税费收入的20.6%。其中,落实减税降费55.6亿元,留抵退税7.6亿元,出口退税2.6亿元、煤电企业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6000万元,为市场主体增强了发展后劲。对留抵退税等6大类65项退还政策,涉及的8700余户纳税人,15.2亿元税款,常态化开展多缴税金“清零行动”,以简化退税流程推动加快退税速度,退税手续从平均8项简化为4项,办理时间从平均30天压缩到6天。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极大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两年来,我市新增涉税市场主体2.5万户,年均增幅5.5%,成为稳就业、扩就业的重要支撑。
推进便民办税,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市税务局持续深化“办税不求人”,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更多事项“一次不用跑”。开发实现了188个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网办率达到94%,其中社保费“网上办”“掌上办”,惠及绥化域内300余万社保费缴费人。自主研发办税服务厅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和自助办税云桌面系统,实现自动识别身份、自动提醒办税、自动辅导操作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和规范化窗口建设全省领先。
去年,市税务局又积极向省局争取资金,为我市新增137台自助办税终端,打造起“随时办””“就近办”“不打烊”的10分钟办税服务圈。力求办税流程“最快捷”。首创全省首台“学雷锋号”移动办税缴费智能服务车,实现214项涉税业务一站式办理,主动上门为偏远村镇和外出办税困难纳税人服务450余次,“服务里程”超两万余公里。与市银保监局和金融机构联合推进“以税促信、以信换贷、以贷扶微”,两年来通过“税银互动”助力全市1300余户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26.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压力。
在疫情后的复工复产过程中,市税务局发挥部门大数据优势,匹配全国各地多家原料潜在供货商,主动牵线搭桥为我市30余家重点企业匹配全国156户供应商,供需对接物资6800余吨,有效化解了企业因材料紧缺导致的产能下降、合同违约等多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