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直抵心灵的一把温情利刃

来源:绥化日报 2022-04-14 字体:

——读长篇小说《追赶太阳》

吴宝三
 

  段金林的长篇小说《追赶太阳》,付梓之前嘱我作序,因我们是多年老友,只好从命,抑或第一读者。

  《追赶太阳》的主题,是精准脱贫取得决定性全面胜利后,如何阻断规模返贫,率领农民奔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立意很新颖,颇有超前意识。其要义,就在于重新审视乡村的扶贫。这是对乡村现实生活的叩问和回响,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现代感。看得出作家是在紧跟时代步伐,热切拥抱生活,对于广阔乡村现实的探索和展望,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这也成为我最为欣赏的闪点。

  作家在“题记”中提出一个鲜明的扶贫金句——扶贫最不能缺的就是情感,阻断返贫仍要付出真挚的情感。因此情感也就成为这部作品由始至终贯穿的一条红线,极力写出精神脉动和情感波纹,展望人物群体的复杂处境和微妙心态,立体多层地描摹农民,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有贪婪愚昧的一面,通过生动的事例,写出鲜活的人物,展现出不同农民的个性和人性,让人看了有时笑得肚子痒,有时又气得胸口疼。

  既然讲述情感,这种情感又投向哪里?作家在现实的密林中穿行,试图抵达时代精神的本质。通过魔方式的探索,X光式的透视,终于找到了答案,深刻感悟到农民普遍存在的误区,这就是“小富即安”的思维。在他们看来,只有“小富即安”,才可避免“大富招祸”惨局的发生。千百年来农家院遭受的那些血淋淋的杀身大祸,起因大都因大富导致。只有小富过平淡的日子,才有安定消停的人生。因此“小富即安”的观念像魔咒一样,缠绕着农民,主宰着农民,成为一种基因,一个内鬼,根深蒂固地垫伏在农民灵魂深处,促使农民乐于过脱贫后的满足生活,不再继续奋斗,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生活。

  破解这种传统观念,清除这种习惯势力,并非轻而易举,必须用心用情用足功夫,花费慢火细煮的气力,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作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精心塑造了红星村第一书记丁柱贴近农民心灵做破解工作的形象。作家通过一系列鲜活的故事,着力描述丁柱首先看清楚在农民身上发生的一切,靠近再靠近,端祥再端祥,审视再审视,终于破译了潜伏在农民精神轴心的思维密码,进而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农民奔富的要义,然后才是慢慢动手疏导,而不是那种简单的技巧和生硬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独特观察和情感投入的当代乡村文本。

  广褒的乡村造就了特殊的农民观念,“小富即安”思维是农民对无数血腥事实的总结,是农民对社会现象的感悟。作者在书中详细披露农民起义的引发,打出的旗号,就是杀富济贫;土匪抢劫杀人,对准的矛头也是大户,一夜之间可让大户家财荡然无存;即便到了现代的法制社会,农民也会制造种种谣言和事端,整治陷害富户,让富户不得安生。农民最忌妒富户,看不惯“屁眼子流油的富户”,逐渐形成“不穷不富,才活到老,才有消停日子过”的思维。“小富即安”观念是深植的,牢固的,像魔咒似的紧紧捆绑住农民的手脚。这种表述是对历史根源的挖掘,是对传统观念的重视,因此熟悉而强烈。

  “小富即安”的观念深植在灵魂,潜伏在心中,看不见摸不着,消除极不容易,但又必须破解。作家把消解“小富即安”观念看作叩开共同富裕大门的金钥匙,定位是准确的,也是深刻的。这足以证明作者吃透了乡情,如果不深刻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和内涵,是不会着力书写这个隐喻命题的。

  乡村的改革是全速的,乡村的变化是全新的,农民共同富裕的战略也是全方位的,这必然蕴藏着一个动因。如果一部作品只描绘这些表面的景象,而不从动因上深入挖掘,这样的作品是不会凝重的,也不会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回味。作者在书中通过人物一再叩问改革的动因,不惜笔墨描写人与土地撕扯的痕迹,着笔于农民的利益诉求、处境、个性,并从根源上进行思考,字里行间隐藏着一条暗线,丁柱的矢志攻坚、胼手砥足、不懈努力,把深情厚意投注乡土,一直充盈着情思,流淌着诗意,着力破解“小富即安”这一惯势和观念,从而折射映衬出第一书记情感的高尚和品位,这也成为此书的最大亮点。

  段金林之所以能写出如此饱蘸情感的作品,又能抓住作品的命门和穴位,这与他有着深厚的农村工作经历分不开。他的工作对象主要在乡村,半个世纪以来从没离开过乡村,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让他情不自禁地将目光始终投注到乡村,对农民有着切身理解,能够钻到农民心里去,摸准农民的脉搏,吃透农民的心声,也就感悟和体察到农民的真实情感,才写出如此活生生的熟悉人物,鲜灵灵的亲切场面。读他农村题材的作品,似乎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闻得到人物的鼻息,能听到人物的笑声,甚至能触摸到人物的体温。这种感同身受、推己受人的写法,用笔深沉凝重,情感熨帖真挚,极具穿透力和纵深感。

  段金林的笔墨一如他的为人朴实无华,很少有激情的喷发和无垠的想象,却都能刻画映射出人物精神的光彩和人性的光芒,让人物的本真形象卓立于作品之中,带给读者感动和回应。无论塑造的中心人物还是描写的农民群像,都突出写情感写温情。牛成山老汉突患脑溢血,丁柱像对待父亲一样,心急如焚,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请来省里专家主刀开颅,终于使老汉转危为安;娅巴女人翠花饲养天鹅受挫,丁柱万般忧虑,帮她创办天鹅观赏园,破解产业困境,为壮大产业闯出一条新路。

  这部长篇小说从某种意义看,作者有着直面乡村现场的意图。乡村正在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快速发生着变化,不仅改变了乡村的整体面貌,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作者通过对乡村细微的观察和深刻的剖析,痛苦而惊诧地发现,乡村的基因没变,农民的习惯没变,而且仍在顽固地主宰着农民,“小富即安”的观念便是其中一个。纵横交错的公路、琳琅满目的超市,栉此鳞次的高楼,这一切繁华的景象掩盖了隐藏的潜伏,人们或是视而不见,或是不屑一顾,认识不到千年形成的固有观念仍在角角落落繁衍盛行,文明与愚昧,希望与幻想,正在交织融合运行,美景已深入人心,旧习也在搅乱人心。这部小说可贵之处就在于发现并捕捉到旧观念、旧世俗的暗流,唤醒农民找回心中的太阳,并且奋力追赶太阳,成为这部小说的点睛之笔。

  发现并不等于能破解。因为当下的农村呈现出鲜明的不确定性,许多改革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把“小富即安”观念定位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并用文学形式加以解读和破释,这是需要胆量和担当的。作家以良心和责任,寻找到潜伏的礁石和暗流,也发现蕴藏的温情和光影,进而挖掘出平凡中的传奇故事,终于找到永不言败的先富典型,以及在他们身上所凝聚的血性和韧劲,称之谓农民身边的太阳,隐喻成温情的利刃,直向心灵叩问,促使农民形成强烈的渴望和憧憬,像太阳一样实现华丽转身。

  陈旧观念虽然没有导致乡村的崩塌,也没使乡村丧失泥土的气息和稻香的芬芳,却形成了一具僵硬而空洞的躯壳,包裹了许多富有潜力和活力的事物,使得一些吉光片羽,被隐藏和掩埋。作品的伟力就在用温情的利刃,透过表象和纹理,用情用力解剖乡村,也诠释人物。一部小说,说到底是讲关于人的故事,既然讲人就不能缺失讲人的情感故事,所以情感凝聚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把那些隐藏的富有潜力的人物内心世界打捞出来,让其在新时代的坐标中重放光彩,重现活力最为重要。这把温情的利刃就是那些闪耀光芒的典型人物,因为他们就在身边,走出的路,结出的果,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他们的情感也就摸得透,容易形成情感相互融入渗透,更好地迎合农民眼见为实的习惯,这就最易于进脑入心,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形成共识,凝集力量,增强认同感,自觉奔赴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展现出乡村未来的样子。从农村出发是“原点”,走向未来世界是“远点”,是这部作品最大的光彩和价值。

  最后不能不提到,本书是写给扶贫干部和农民看的,行文风格独具土腥味,非常接地气,既干净利落,又活络灵动,所见百姓事,所说百姓话,真正成为庄家院热炕头的读物。


编辑:张桂娟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