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全媒体记者 廉红
伴十里春风,你把科技种田知识送到农家地头;炎炎暑夏,匆匆的脚步中,你把帮企政策送到工厂车间;金秋稻浪翻滚,你把收粮资金下拨到位,农民卖粮得现钱,再没有“白条”;白雪飘飘的冬日,热流涌进千家万户,暖屋子,暖心房……
“我是一片幼嫩的绿叶,人民群众是我成长的根。我是从根上舒展开来的万千绿叶中的一片,每一片绿意都为着根的粗壮……”这是一位市直机关干部工作日志中的一段话,表达了广大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心声。
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高位部署推动,聚焦靶心重点,突出“八大惠民工程”,关注群众“急难愁盼”,啃下“硬骨头”,破解“老大难”,紧盯清单台账,办好民生实事,迅速解决了一批群众急迫的问题。
精心谋划统筹
高标准扎实有序推进
市委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带头开展“办实事、开新局”调研,带头走进群众中去、走进矛盾中去、走进问题中去,带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各位市级领导坚持问题导向“走流程”,着眼群众需求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史力行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专班推进,坚持定期调度,适时会议推进,及时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指导,定期公开公示,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围绕中央“五个着力”要求,聚焦清单台账确定的实事项目,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11月28日,市委办实事台账项目94项,市直各单位办实事台账项目743项,10个县(市、区)办实事台账项目781项,共计1618项均已全部完成。
紧盯清单台账
办好办实民生实事要事
北林区人社局借助银行网点、基层平台等力量,不断扩大龙江人社APP使用功能,并通过“上门办”“我帮办”“预约办”等服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社业务办事效率。截至11月,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3554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78528人,机关事业单位待遇领取8575人,已完成生存认证33121人。
绥棱县实施“暖屋子”工程,将热源厂建设项目列为一号民生工程,合并5家供热企业,购置两台130吨流化床锅炉,供热能力达到360万平方米。热源厂建设项目从土建工程开工到试运行,历时160天,创造了绥棱县同规模项目建设周期最短的历史。此外,改造城区供热老旧一二级管网35.43公里,涉及54个小区15010户居民,提升了城区供热能力和质量。实施“净水”工程,在水源地“源头”,新建阁山水库取水泵房及相关配套设施1处,铺设输水管道33.391公里,对现有净水厂进行相应工艺升级改造;在城镇管网“中途”,改造自来水厂到小区的供水管线23.581公里,改造小区庭院、楼内地沟和单元内二次供水管网总长度58公里,设置流量计72个,新建供水管网综合调度平台1套;在小区入户“终端”,将全县194处小区独立的二次供水泵房整合成55处集中供水区域,改造标准化无人值守泵房55处,安装53套不锈钢无负压二次供水及水质在线设备。目前,饮水改造工程已完工,106项安全饮水指标全部达标。
天寒地冻,绥化经开区新和成二期项目、冰泉豆粉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安装调试紧锣密鼓、热火朝天。
绥化市以项目建设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全市18个省百大项目完成投资146.44亿元,18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18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总数达到5.73万人,全面开展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基本医疗等10个方面排查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为民惠民便民上动真章、见实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宽敞明亮、温度适宜、办事窗口依次排开,按办事链条、服务主题划分为商事登记、工程项目、综合许可、公积金和社保办理、政金企对接、24小时自助服务等功能区,群众办理审批事项方便快捷。
安达市推行50个“一件事一次办”、70个小微市场主体“证照联办”举措。50个“一件事”平均办理环节压缩到5个以内,所需提交材料在现有基础上减少40%,一般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复杂事项办理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压缩60%,办事跑动次数压缩80%。70个小微市场主体“证照联办”事项普遍在2小时内可以办完,切实提高部门审批和市场主体办事的效率。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整合智慧安达App、12345市民热线等功能,建立安达市级智慧指挥平台,共征集群众反映问题1700余个,明确牵头部门11个,挂牌督办单位19家,现已办理各类问题1500余件。搭建街道综合执法平台,城管执法局向每个街道派驻执法人员4名,成立街道综合执法队4支,累计受理处置辖区内违法建设、违规经营等各类民生问题860余个。
绥化市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本级33个部门1138个事项入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入驻率达97.5%,实现“一窗通办”。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项目企业解决问题48个。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市12510个网格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03462件,村党组织“干好开门第一事”活动,确定开门实事2713件已全部完成,全市网上信访“三率”综合评分位列全省前列,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1772件,化解率达100%。
勠力重点攻坚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干部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服务群众。海伦市以光华街道通达社区为基点,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开创了服务居民“三必到五必访七必到”工作模式,用心用力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海伦各级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区)宣讲政策理论1400余次,为群众上门开展代理代办服务1738件次,和群众结成“一帮一”对子2220个,参与村(社区)环境整治2600余次。
明水县加强基层治理办实事,倡导“连心桥”互动式治理。依托邻里议事厅、回音壁、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等载体,建立健全联席会、协商议事、公示监督等党群连心互动式治理制度。聚焦电动车上楼、楼道乱堆放、“牛皮癣”等问题,统筹引导业委会、物业企业、下沉单位、报到党员等多方力量定期召开联席会,实施“派单+接单”民情处置机制。今年共召开联席会35次,收集有效民情民意62条,小区落实整改53条,提交街道研究解决9条。
肇东市通过大力开发公益岗位,加强乡村公益岗规范管理,组织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415人次,发放交通补贴88人共计5万元,重点向弱(半)劳动力倾斜,持续推进稳岗就业力度。截至11月底,肇东市脱贫劳动力及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就业4645人(弱半劳动力公益岗1542人),超过2020年总数。
青冈县创建农村党员责任区2520个,围绕“党员能做到、群众真需要”,组织包联责任区党员切实履行好“八个一”职责任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组织全县8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帮联148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21895人,开展“微服务”242次,实现“微心愿”339个,帮助协调解决群众“小事情”“小困难”668件,查找小区安全隐患29处、化解矛盾纠纷44个、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6件,帮扶贫困群众44户、帮扶贫困学生21名。
望奎县道路建设亮出高质量发展“新名片”,通过争取中央预算资金、地方财政自筹和3p等模式,新建、改造、扩建市政道路11条,总里程10.8公里,完成农村三级路网改善续建工程40.8公里,配套绿化、亮化和人行道硬化等附属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交通实现内畅外联,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极大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件件为民映初心
绥化市以“八大惠民工程”为重点,实施专项跟进,拿出实招硬招,在住房供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交通出行、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真正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市委台账中承接省委“十个专项行动”的35个重点民生项目已全部办结,完成率100%。
聚焦重点民生项目,“暖屋”“净水”“安居”工程惠民暖心。其中,全市28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城镇供热老旧管网152.24公里、供热分户改造13.26万平方米,二次供水改造泵站105个、新建庭院内二次供水管网184.74公里等项目均已全部完成。
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建立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78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508个,屯(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之家215个;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招生2000余名,400余所学校全部实行“三点半”课后服务,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43起,处理教师56人,追究领导责任25人。
聚焦生活困难群众,全市临时救助储备资金达到800余万元,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城市低保每人每月为637元(市本级和北林区每人每月675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为4812元。落实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大病保险倾斜政策,起付线由1.2万元降低到0.6万元。
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对4类门诊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管理,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实行预约诊疗,专家号源100%开放。有效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共检查校园周边经营主体873家,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生产经营主体24024户次,责令整改211起,立案57起。
兰西县积极帮助贫困大学生,实施“雨露计划”帮扶计划,落实专项补助资金36.9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23名。实施“聚爱助学·金秋计划”行动,8月30日、9月2日,组织牧原集团等5家爱心企业为贫困大学生捐款28.9万元,受益大学生人数达到103名,企业表示将持续跟踪对接服务,解决贫困大学生燃眉之急,有力保证如期完成学业。
庆安县深化党员志愿服务,开展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走小区、交朋友、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170家机关和事业单位、9166名党员和干部全部下沉到街道社区,与31918户居民群众“交朋友”“结对子”,帮助解决小问题、完成小心愿4600个。县法院组织开展“平安之星”进社区司法服务活动,在小区门口设置宣传台、制作宣传板,向前来咨询群众进行释法答疑,宣传疫情防控和群众日常接触的法律知识,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品,共接待群众咨询、为群众释法答疑300余人(次),发放宣传品500余件。
绥化市强化组织引领,进一步深化党员志愿服务。印发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展“强堡垒、作贡献、解难题”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开展“百局联百村”活动,市县两级698家部门单位,累计帮助村集体发展和培育产业项目341个,结对共建开展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3013次、开展走访慰问3512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359个。创建农村党员责任区,采取1名党员联系10至20户群众,创建农村党员责任区2.4万个,常态化包联服务群众37.7万户,实现重点群体包联全覆盖。开展小区帮联活动,全市88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帮联老旧小区1244个,协调解决群众“小事情”“小困难”5312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成立5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1932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420多件,覆盖19万户46.4万人。
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积极做好总结归纳,绥化市深入推动实践活动成果转化提升,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有力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梳理鲜明导向,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目前,市本级和市直相关部门出台各类民生实事制度性文件79个,较好地固化了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做法。
不忘初心路,树高千尺扎根在沃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绥化市正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