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下苦功夫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来源:绥化日报 2019-10-18 09:32:23 字体:

下苦功夫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推动“都城地”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之二

本报评论员

  民间有句俗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句民谚,最近在绥化这块黑土地上,正在得到精彩的演绎。继马云之后,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把目光投向绥化,与我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投资协议。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地还是那块地,是什么吸引了这些世界级企业家的目光?众多答案中一定包含——营商环境的“梧桐树”,引来了投资的“金凤凰”!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新一届绥化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了“都城地”建设发展目标,通过大力改善营商环境,让资源优势进一步放大,寒地黑土固有的价值被高度关注,3.5万平方公里的绥化成为了投资热土,“都城地”生金长银。

  绥化的资源禀赋优势是明显的。处于全省中心地带,自然资源富集,交通四通八达,地缘优势明显,加上近些年人文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政通人和,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氛围浓郁,发展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并被广泛认可。这一切,构成了资金流、信息流、商贸流在黑土地汇聚的“动图”。战略投资者看中的,既是绥化的今天,更是绥化的未来。

  有人说,企业家是候鸟,哪里营商环境好、条件适宜就去哪里。特别是市场型企业家,眼光独到,决定到哪里投资或者不到哪里投资,更是一个地方环境优劣的晴雨表、试金石。

  环境就是生产力,是刚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需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发展环境,广栽“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来此做窝、生蛋、孵化、孕育、发展。当前,绥化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不遗余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优化、系统布局、重点突破、自我革命,通过狠抓大抓持续抓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向农业大市工业新军和方兴之城挺进,通过狠抓大抓持续抓发展环境建设,绥化营商环境不断赶超晋位,不断接近发达地区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环境的持续改善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市委提出的推进“都城地”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必须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个强省”目标,全身心把“都城地”建设作为承接重要讲话、描绘强省蓝图的具体实践路径,做学懂弄通做实的“施工图”,做“两山论”的“试验田”,做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桃花源”,紧紧抓住争创一流营商环境这个最有力的抓手,既需要综合系统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实化细化的工作安排。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审批环节、办事效率、政策落实、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各个拉长加厚,开展首创性的先行先试,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既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又要坚持依法办事、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让广大市场主体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敢破敢立,加速营商环境的“新陈代谢”。破,就是要果断清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立,就是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破立并举,“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默契配合,推动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升级,从而爆发出更加强大的磁吸能量。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应以“放水养鱼”的思维、着眼长远的谋划,为广大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创造宽广舞台,激活创新创业创造的一池春水。要用心用情用智维护营商环境,带头自我革新,带头转变作风,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责与边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共建”格局,加快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建设,为推动“都城地”建设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