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23日讯(李磊 记者 宋一枫)8月21日上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在绥棱召开。通过观摩,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与会人员,对绥棱率先全省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探索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绥棱县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率先在上集镇稻香村、靠山乡富国村张克文屯等13个村屯进行了成功试点,有力推动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早在2012年,绥棱县城就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主要街道不设垃圾箱,垃圾车每天定时巡回收集。年初以来,绥棱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采取“一份倡议”说清楚、“一辆小车”初分类、“一套设备”彻底分、“一种习惯”养到位的四个“一”有效举措,推行“户分类、村转运、乡镇处理”运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户在家对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并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三种垃圾进行分类;同时每个村投放一台垃圾车,分设三个垃圾收集口,垃圾车音乐提示,巡回收集,农户听到音乐主动自觉将垃圾分类投置,再由村负责转送到乡镇;距离县城近的乡镇送到县垃圾处理厂处理,距离县城过远的乡镇,建设日处理能力15~20吨的处理转运站,设置垃圾分类车间,可回收垃圾分拣后专门储藏,有害垃圾投入密闭收集箱转交专业部门处理,不可回收垃圾使用绥棱县自主研发获得国家实用技术新型专利、发明专利的分选设备,筛选出可回收垃圾,剩余不可回收垃圾进行生物降解或自然降解,最终达到无害状态。
今年5月,绥棱县政府投资125万元,在试点乡镇上集镇建设了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分拣处理转运站,设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区、可回收物品存放区、生活垃圾筛下物降解区三个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区配备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剥离式生活垃圾分选机1台(套),可回收物品存放区设置物品存放间6个,生活垃圾筛下物降解区设有降解池4个,该中转站每天分选生活垃圾30吨。为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绥棱还制定奖励办法,农户投放一次可获得一张累计卡,积满10张即可兑换洗衣粉、透明皂、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调动了农户自主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
绥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安希平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到2020年,全县11个乡镇、76个村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无害化处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