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瑾,山东沂南人。汉语言文学学士、新闻学(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等,部分诗歌被翻译成外文,曾获李杜诗歌奖、2018年中国诗歌网十佳诗人、2018年华西都市报·名人堂十佳诗人等奖项,出版诗集《人间帖》《孤岛》、散文集《地衣——李村寻人启事》、评论集《纸别裁》等。
雨中即景
雨站在我的身边,如柱。它有自己的
信仰,故可以自昨夜而来,无需顾及
背后的落日、星辰
和起伏的钟声。雨只服膺大地,故而
只落往低处,又顺便将我填满,那些
坑洼来自我的内心
深处。也有一些雨水绕了一圈又回到
天空,我在循环往复之中看到了彩虹
一座桥架在了人间,上面停着鸟儿和
行人,河水跳跃着,自神的眼窝流出
旁观者说
几个垂钓者湖边稳稳端坐,整个下午
都落在他们竿上,高大的白杨树一动
不动,仿佛内心收容着
一座佛像
当水黾在水皮上面漫无
目的走着,影子们才露出隐藏已久的
波澜。我没有多少想法。我看见蝴蝶
安静地在钓竿以外飞着
几朵野花
站直身子,向春天深处
张望。我不希望垂钓者空手而归,更
不希望整个湖塘在鱼钩上面不肯下来
但垂钓者都是神洒向人间的饵,他们
一动不动,内心盼望有什么咬住自己
登山者
一条山路跟在我身后,又跑到了眼前
可以确认,悬崖、溪水和岔口的旭日
是从我内心深处
钻出来的,包括磕磕绊绊的石子
我一一收留又悉数归还。某个
瞬间,我觉得钟声
也是自己发出的,整座山的雄伟孤寂
积累日久,在这个过客身上终于有了
回响。我必须虔诚,必须向自己合十
一个世俗之人此时进山必有一些隐情
建筑学说
水泥板是有敌意的,当长臂吊车探出
手来,我们一圈圈被围在
自己设计的图纸中
当然了,现在还只是雏形,工人们将
钢筋水泥埋进身体,有人吊线,阳光
将影子铺在他身后
整个工地都在轰鸣,唯有
牛皮草是安静的,它们将会搬入地基
里面,去做一个不见天日的梦。不过
我们也会陪着,我们将砖板泥塑视为
房屋,但自浩渺的云层看,这些松松
垮垮的东西如荒丘,如不规则的肿瘤
阴阳
傍晚,我看见一簇阳光正慵懒地蹲在
墙角,不肯出来,有只过路的猫略作
停顿,迅速离开
我不知道这一天
当中发生了什么,早晨,阳光还普照
大地,万物尽在抚慰之中,一一抬头
现在,整束光线和老人一样收回手脚
是在皈依还是对白天的虚实进行超度
这个世界刚刚开启就选择关闭,路灯
一个个相互繁殖出来,暗黑缓缓逼近
我不清楚黑白的界限,再次途经墙角
三两片纸屑翻转而过,动作充满狐疑
对应
地铁到公主坟,我接到一个匿名电话
隆隆之声过于嘈杂
听不清是什么内容,我只能
认真辨别他断断续续的声音
直到信号突然断开
这个人在某个地方沉寂。我顿觉恍然
他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是不是和
地铁一样即将消失在尽头?当然也有
可能和我一样举着
无用的躯体,内心深处在盘算着什么
动静之间
整个傍晚都落在院子里面,落日将
茶杯的影子接走
石桌回不到山中,把几滴剩水当作
湖泊。木槿不该被视为静物,没有
宿鸟,一树叶子
在此隐居,但它们会在薄暮中抬头
窗户上剪出人形,是灯火的好邻居
有人闩门,夜晚啪嗒一声落将下来
犬吠声和主人退出篱笆,接近于无
门
迎着旭日出门又踏着落日回家,一生
这么短,但如木门般大小,恰恰可以
遮住我身。推窗而望
静谧的夜空中悬挂着
无数个拓荒者,这些闪烁的灵魂正在
回望自己的躯壳,枯枝、绿叶、麦田
都和往日没多少区别
唯有一些新生的肉体
在持续做着只有自己一个观众的表演
微风也是,它缺乏固定的方向和想法
关上窗,玻璃中出现
另外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他如此冷漠
安静地看着我慢慢陷入另外一扇木门
荒原
我记得每一株草和在它们之间穿行的
蚱蜢,包括无处可逃的
炊烟,这些不过某种燃烧过后的遗物
它们和我一样,寄居在大地的某一角
并据此成为可有可无的
空白。是的,空白,当我无意间想起
它们,我会想到火苗,一种在苍茫中
不停填补缺口的微小物
我庆幸记得这些,因为我有爱的能力
我的每一次爱都会催生一株草,然后
催生炊烟:空白是我的起点也是宿命
捕鱼事件
请宽恕一只网和第一次看见水面的鱼
宽恕那个拉紧绳子的人,他和
那些鱼一样有颗砰砰乱跳的心
时间也选择了宽恕:一切根本不存在
渔光曲
夕阳落在江面多么像一场美丽的溺亡
两条船哒哒而来
水纹们尾随而至,都试图
借助漫天晚霞完成一生中最好的景像
一群鱼抬起头,它们看见人类和渔网
一身盛装,来历不明,位于事发现场
春天是一个不由分说的缺口
我知道,春天迟早会来,也迟早会沉默
如内心的巨石,终点是一场水花。不过
这不妨碍我们
生长,你看啊,星星将夜晚拦截在半路
一棵盛大的垂柳上站着两只精致的乌鸦
大地停止往返
谁在执笔: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
不见人。我当然不否认春天是我的缺口
也不否认每个缺口处白茅在安静地说话
断章
读某书,至某处,文字相互碰撞但却
井然有序。我信任悲伤胜过
一切,我热爱残缺胜过完美。多么像
两句谶语。生活堵在折角处不肯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