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打出“组合拳” 完善“循环链”

来源:绥化日报 2018-11-20 字体:
分享到:

打出“组合拳”完善“循环链”

北林区综合利用秸秆纪实

姜恒董玉铭特约记者许来齐

  北林区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注重疏堵并重,全力推动农业生产向科学化、优质化、精品化发展,以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为契机,多措并举,打造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多元宣传达共识

  西长发镇党委宣传委员孙宝伟介绍,今年的秋天是多年来空气最好的了,如此好的天气与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密集的宣传,让秸秆禁烧工作深入人心,促使农民在思想上有认识、在行动上更自觉。

  为确保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北林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出台了相关政策,拿出了有新意有实效的工作办法,压实了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通过搞调研、听民意,不断解决农民们的困惑问题。

  “天天这么宣传,让我们农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对于焚烧秸秆的坏处我也能说上几点来了,第一是污染环境,烧秸秆对空气的破坏非常严重;第二破坏土质,烧秸秆会破坏黑土的土质,影响种地效果;第三危害身体,烧秸秆产生的浓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现在是让我们烧也不烧了,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这蓝天白云。”新华乡新华村村民赵威达说。

  在秸秆禁烧宣传工作中,北林区统一印制了标语、条幅、公告、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实现宣传全覆盖,做到了电视有影、喇叭有声、墙上有画、地头有人、路上有车,网络有推广,24小时高频不间断宣传。

  深翻还田促增收

  “翻地不花一分钱,多好啊!我这地已经十五六年没翻过了,土壤板结得非常严重,翻地不仅秸秆还田不用烧了,还保护环境了,现在我就能知道明年种地出苗一定能出的非常齐,肯定都是一茬苗。”永安满族镇正黄四村村民付宝权开心地说。

  北林区针对大型机械力量弱、秋季整地工期短的实际,与嫩江农业机械合作社强强联手,共调集大型作业机械425台(套),近900名工作人员工作在秸秆翻埋还田的一线。根据天气、耕地状态,实时调控,开展错时作业,对能进行作业的地块及时调配作业机械,确保作业衔接无缝隙。抓住整地作业黄金期,歇人不歇车,实现深翻面积最大化。

  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张树春介绍,秸秆深翻还田有疏松土壤、蓄养水分、培肥地力、调整土壤结构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有效减少次年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促进农业增产,帮助农民增收。

  今年,北林区大力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创新性提出旱田“净地越冬”和水田“黑茬越冬”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北林区共完成玉米秸秆翻埋还田59万亩、覆盖还田10万亩,水田完成翻埋还田15.7万亩、碎混还田40万亩、秋季耙浆还田1.3万亩,大豆茬整地35万亩,为明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四化”发力找出路

  红旗满族乡红四村的庆东牧业的养殖场内,工作人员正在把打包好的秸秆饲料投放在饲料槽中。“老牛最爱吃这种打包后的秸秆,秸秆饲料化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增加养殖效益,更符合现在绿色发展的理念。”庆东牧业总经理曾庆东说。

  红旗满族乡副乡长魏文东介绍,庆东牧业是我们红旗满族乡重点扶持的产业,去年,乡政府和曾经理积极沟通,全力落实秸秆饲料化项目。现在看,老百姓的反响非常好,秸秆饲料化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下的环保理念,这是一种双赢。

  在秦家镇富贵村的贵江稻草编制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草编现场,草编帘和稻草保温板已经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我们合作社在全区共有14个分社,收购稻草量3万吨,稻草制品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符合环保理念。”理事长李贵江说。

  积极推进秸秆燃料化,在永安满族镇永兴村大成福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已经使用上了沼气。据了解,永兴村的沼气是由废弃秸秆制成的。“我们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现在秸秆制出的沼气能达到为用户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供气,同时沼液和沼渣经过技术处理后能变成水田叶面肥和有机肥,现在秸秆成宝贝了。”绥化市大成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海说。

  近年来,北林区不断在秸秆利用上下功夫,通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四化”利用变废为宝,采取科学有效措施,鼓励和激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与其中,为秸秆找出路,努力打造“种、收、用”的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