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旭
时 间:2017年8月17日
地 点:北林区西长发镇正黄一村
参与人员:市妇联全体干部
东北的八月秋高气爽,空气中伴随着瑟瑟凉意,而对于北林区西长发镇正黄一村贫困户刘万龙来说,这个秋天因为妇联的帮助,给他带来的都是丰收的喜悦。
刘万龙曾遭遇车祸,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一只耳朵失聪,后又患脑瘤做了手术,几次打击导致家里欠外债30多万元,大儿子患病没有劳动能力,小儿子才一岁多,妻子是家里唯一劳动力,一家四口寄住在公公婆婆家,生活十分艰苦。在年初开展的全市“下基层、驻农家、解民忧”精准脱贫“回头看”活动中,我们与刘万龙结成帮扶对子,在了解到刘万龙家的这种情况后,当即联系残联,积极协调为刘万龙办理残疾证,并为刘万龙的妻子寻求工作机会。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建议刘万龙利用家里有限的田地,种植一些黏玉米,到秋天成熟的时候,由妇联联系帮忙销售,增加家里的收入。
在考虑了我们的建议之后,刘万龙精心选购了一些优质的玉米种子,在经过春天的辛勤播种和夏天的精心管理之后,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刘万龙今年共种植了一亩地的黏玉米,产出3000多穗。在玉米种植期间,妇联驻村工作队队员一直跟踪作物生长情况,玉米成熟后第一时间与妇联工作组取得联系,由于刘万龙种植时没有经验,种子是同一时间播种的,3000多穗同时成熟的玉米,稍晚几天就会变老,口感、色泽都会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当即决定倾全单位之力,与时间赛跑,在短时间内帮助刘万龙将玉米销售出去。
在接到销售玉米的任务之后,妇联全体干部就先你二十、我三十的自己先开始订购起来了,但是由于玉米数量较大,我们自己的需求远远不够,机关事务管理局、法院、电视台、武警部队等有食堂的单位都成了我们沟通联系的对象,在了解到我们售卖的玉米是贫困户种植的玉米之后,各单位纷纷订购。为了能够拓宽销路,我还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做起了“微商”,卖起了玉米,机关的青年群里大家了解到我售卖的是爱心玉米后,纷纷慷慨解囊,一个晚上时间就销售出去近400穗玉米,大家亲切的称我为“玉米西施”。在我们忙碌地销售玉米的同时,正黄一村的驻村工作队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他们的工作——掰玉米。刘万龙家劳动力少,光靠他自己摘玉米根本不能满足销售的速度,驻村工作队员成为了他们的好帮手,起早贪黑掰玉米、扒玉米、送玉米,成了往返于村里市里的搬运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三天的时间,刘万龙家的3000多穗玉米全部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出!三天的忙碌,换来的是刘万龙拿到带着爱心的现金时的笑容和感动。 有人说,你们这是真扶贫,让贫困户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其实,我们只是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众人拾柴火焰高呀,从中我们也收获了助人的快乐,感谢那些为此次销售奉献爱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