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望奎“群龙戏水”
http://suihua.dbw.cn   2016-09-26 19:12:11

——呼兰河流域纪行之八

 

望奎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项目之一——坤南强排灌工程昼夜间施工场景。   记者  王建夫  陈驹  摄

  望奎县水系,俗称“四河三沟”,过境河流4条,呼兰河、通肯河、努敏河和克音河;境内有3条乌龙沟,头道乌龙沟、二道乌龙沟和三道乌龙沟。“四河三沟”如“群龙戏水”,在望奎县境总流域面积为2294.5平方公里,河流总流长为302.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11644万立方米。

  8月15日下午,《绥化日报》“呼兰河流域纪行”采访组来到望奎县。在望奎县航拍的视频资料中,鸟瞰望奎版图,如不规则的“矩形”。四周,有“四河”和三道乌龙沟包围;腹地,头道乌龙沟和二道乌龙沟如两条巨龙在这片寒地黑土上盘亘,二龙之间,镶嵌着望奎县城,形同“二龙戏珠”,故此望奎县城又有“双龙城”之称。

  16日上午,采访组在望奎县水务局专家的带领下,踏上了“寻龙”之旅。

  据《望奎县志》记载:头道乌龙沟发源于望奎县海丰镇蒋家屯西北部,流域面积396平方公里,全长44公里;二道乌龙沟发源于望奎县东升乡张达屯,流域面积584平方公里,全长50公里。两道乌龙沟都是通肯河左岸一级支流,在火箭镇坤后二南北村史家屯南与头道乌龙沟汇合后,注入通肯河。

  头道乌龙沟位于望奎县南部,从东到西几乎横贯整个望奎版图,见证了望奎东高西低的地形地貌。采访组从头道乌龙沟发源地海丰镇蒋家屯西北部一路向西,乌龙沟逐渐由窄变宽,最宽处沟口20余米,两岸不时有人工挖掘的沟渠和自然形成的“水打沟”出现。县水务局专家于秀强说,“水打沟”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在两道乌龙沟都很严重,这也是我县“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一项重点工程。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84.4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3.02%。目前全县挖截流沟47.6万米,建谷坊11391座,修跌水851处;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2万亩,建成旱田节水灌溉工程287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25万亩,生态系统已呈改善趋势。

  时令已到秋季,头道乌龙沟两岸从东到西,分别为丘陵漫岗区、漫川漫岗区和平原区,庄稼多为玉米、大豆和水稻,向西远眺,丘陵、漫岗和漫川错落无序、跌宕起伏,层次感分明,特别是偶尔夹杂庄稼地里的万寿菊、芝麻等经济作物,正值开花季节,又为这满目起伏的绿色平添了几分色彩,使整幅“田园画”显得更加色彩斑斓,美轮美奂。

  山头芦水库距县城西南10公里,集雨面积367平方公里,1960年建成,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的中型平原水库,镶嵌在头道乌龙沟上的一颗明珠。

  采访组来到山头芦水库时,正是枯水季节,水库底部、边缘高处裸露,有的已长出草丛,反倒为各种鸟鸥提供了觅食、嬉戏和小憩的乐园。站在坝上望去,数不清的鸟儿聚集在水库里,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有灰白的,也有彩色的;有成群结队的,也有形影孤单的;有草中徘徊、水中畅游的,也有空中翱翔的……俨然一个鸟类的天堂。

  下午,采访组在火箭镇坤后二南北村史家屯南二道乌龙沟与头道乌龙沟汇合处,折向东北沿二道乌龙沟逆流而上,发现其沟况及流域庄稼、植被与头道乌龙沟“孪生兄弟”般相似。在望奎县先锋镇,采访组折而北上,前往望奎县卫星水库。

  卫星水库,位于通肯河左岸、望奎县城西北15公里处,集雨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平原水库。与山头芦水库不同的是,虽然同时进入枯水期,但这里依然是水丰库盈。同行的县水务局工程师孙振华介绍,卫星水库水源除本流域来水外,还负责为通肯河畅水期进行调蓄,故而水丰库盈。也正因为离城近、交通好、水资源丰富,这里和周边的西洼荒湿地以成为人们野外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并作为旅游项目被望奎县纳入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中。

  孙振华还告诉记者,卫星水库和山头芦水库是望奎两个最大的水库,两个水库的清淤征地增容增效、引通防渗衬砌工程及两个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都是望奎县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重点工程。

  望奎,由于地势较高,传说登高西望可看到“卜奎”(今齐齐哈尔市),故取名望奎。虽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也折射出望奎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提到望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林枫。这位110年前出生在望奎县的革命先贤从青少年时代就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历经无数次磨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后任第七、八届中央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纪念这位望奎为之骄傲的望奎人民的儿子,早在1994年,望奎县就建起了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2001年,被省政府认定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望奎县红色旅游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特别是外来望奎的人,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以成为他们的必去之处。

  望奎县旅游资源原有林枫纪念馆、西洼荒湿地、满族风情园、植物园、河口纪念碑、红光寺等自然景观3处、人文景观6处。借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契机,今年,望奎县重点研究呼兰河、通肯河沿河旅游综合开发,包括呼兰河海丰、卫星至通江河段景区、景点建设(妙象山、河口纪念碑、红光寺、二层山、厢兰头遗址、通江老码头)、旅游名镇建设,卫星沿河公园建设、沙滩浴场、卫星滑雪场,通肯河汇入呼兰河段旅游开发等。

  17日上午,采访组来到望奎妙象山旅游开发区。

  这里,位于绥化与望奎的接壤处,依山踏水,呼兰河玉带环绕,望奎桥飞架南北,“五花山”景色迷人。妙象山又名庙山,山势虽不高不险,但起伏绵长、密林覆盖。绥望路在两旁绿树的掩映下,直通山里幽静处。路东,因供有包金真人舍利而闻名全省的红光寺建筑群,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翠绿的树林中,隐隐传出的钟罄声、诵经声仿佛将人们带到一个静谧、神秘的世界;与红光寺西邻的河口烈士纪念碑则给人们带来一种沉甸甸、让人肃然起敬的神圣,宽敞的广场可容二三百人瞻仰,9.46米高的纪念碑如玉柱擎天,高耸在妙象山上,碑座的碑文,向人们诉说着英雄故事:公元1946年6月3日,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东北局组织部长林枫抵达绥化议事,望奎县民主政府县长冯耕夫、县大队政治处主任胡再白等领导奉命赴绥,途径此地时遭土匪武装袭击,顽强抵抗、殊死搏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与路东的神秘与神圣、庄严与静谧不同的是,路西的妙象山温泉山庄和采摘园里却到处洋溢着现代气息,戏水声、欢笑声如温泉口喷出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

  “呼兰河也是望奎的母亲河,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是望奎人对母亲河的恩泽回报”。采访期间,望奎县委书记单伟红介绍了望奎县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保护生态、适度开发、综合治理、节约使用“四个理念”;实施灌溉、防洪、行洪区清障、生态景观、引水进城等“九大工程”及精心打造景观带、经济带、旅游带、生态带和资源带“五个带”。

  今年,望奎县实施的呼兰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16个重点项目进展态势良好。据统计,目前已完成80%以上,年底全部完工。

 
作者: 韩雪峰 曲行东 陈驹 王建夫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