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绥化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党支部书记郭大海
有人说他是“吸铁石”,有人说他是“拼命导演”,也有人说他是“爱心使者”。他不知疲倦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和美丽的校园中,谱写着一个青年园丁和一名共产党员更加璀璨的生命华章。他就是绥化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党支部书记郭大海。
2004年,郭大海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来到绥化学院音乐学院工作,一干就是12年。2010年5月,他被正式任命为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郭大海倾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创新以“情景型、研究型、感受型”为主要内容的“三型”政治理论学习形式,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在情景中学、在研究中学、在深切体会发展变化中学,进一步提高了支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人说郭大海像“吸铁石”,把声乐教研室全体党员紧紧凝聚在了一起。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党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党建工作与教学相结合、与育人相结合、与志愿活动相结合、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四结合”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支部建设。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郭大海工作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几年来,声乐教研室全体党员成功地组织策划了绥化市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广场演出、绥化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型晚会、绥化学院成立60周年大型晚会、“德润兰西”文艺演出、“唱支山歌给党听”声乐教研室庆“七一”专场音乐会等具有强烈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的重大演出活动。党支部全体党员通过这些活动的筹备、组织和成功演出,切实感受了无私奉献和努力付出带来的思想上的愉悦,从而为繁荣校园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郭大海大胆实践,与支部成员一起,在产学研结合上先后完成了望奎皮影戏、海伦二人转、兰西旅游产业等五个地方文化服务项目。2015年11月,他接到了“德润兰西”大型党员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晚会的策划和导演任务。郭大海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着支部有关人员数次前往兰西实地考查,与当地负责人讨论活动方案。这项活动从始至终,倾注了“拼命导演”郭大海的心血和智慧,演出效果非常理想,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被称为“爱心使者”的郭大海在党务工作中不失时机地把友善和良知以及扶危济困的爱心行动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以彰显民族的传统和美德。
2012年,音乐学院响应学校号召,正式启动关爱残障人士的“五心工程”活动。郭大海带领声乐教研室全体党员,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来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6年来,声乐教研室党支部教师党员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福利院儿童等义务演出20余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他们先后3次分别以“牵手孤残情满校园”、“爱因为在心中”、“共圆中国梦”为主题举行文艺演出,向社会呼吁为孤残儿童伸出援助之手,先后共为福利院儿童捐赠棉衣300件、鞋子20双、玩具30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大海的执著和奉献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他先后多次获得绥化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绥化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以及绥化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