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三尺讲台勤耕耘 潜心教育做良师
http://suihua.dbw.cn   2016-07-18 08:12:07

——记绥化市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杨彦春

  他执教24年,当了21年的班主任,送走的500多名毕业生中,有200多名考上重点大学。多年来,他赢得了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认可,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推崇爱戴。他就是绥化市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高二十六班班主任、政治课教师杨彦春。

  忠诚教育事业,立志做教研的带头人

  杨彦春出身于教师世家,父母都曾在中学任教。小时候,他就在心里埋藏下了一颗种子: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教师!

  这颗种子在父母传道、授业的三尺讲台上默默地发芽。1992年,他从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教系毕业,走进了绥化市第一中学的课堂,他如愿圆了心里的教师梦。

  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杨彦春深知肩上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和素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他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查找资料搜集习题,从开放和创新的角度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加工。他常常把工作带回家中,备课,做练习,书写导学案,撰写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杨彦春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构建“有效课堂”。在教学中,他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使学生对枯燥的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有效学习”。

  杨彦春勤于钻研,善于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与经验,在全校教科研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他撰写的《在中学哲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材料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构建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初探》、《班主任交往教育模式与学生发展》等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教育学会学术论文交流会上交流。

  优化管理方式,努力做学生的贴心人

  参加工作以来,杨彦春一直担任班主任。做班主任,工作量大,辅导和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2010年,他甚至一个人担任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但是,杨彦春始终遵循“师爱为本”的思想,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着力培养学生诚信、友爱、协作的优良品质,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上,杨彦春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探索出了“宽、严、爱”相结合的班级管理之路。他强化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由于管理方法得当,他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

  爱是教育的真谛,付出是教育的源泉。这是杨彦春的座右铭。学生王某,父母离异,她寄养在姥姥家,性格孤僻,并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下滑。对于这名学生,杨彦春耐心教育,循循善诱,终于,到了高三,王某彻底改变了,重拾书本,奋起直追,考入了名牌大学。

  践行大爱情怀,甘心做学生的引路人

  杨彦春有一颗博大仁爱的心胸。他爱教育,爱学生,也爱他的家人。

  杨彦春家庭负担很重,承担着双方父母4位老人的赡养义务。4位老人都年近八旬,身体多病。2014年,父亲和岳母同时生病住院。他一方面要管理班级,完成教学任务,一方面又要跑省城医院。那段时间,他常常是乘坐晚班列车到哈市,匆忙赶到医院,帮助妻子做完繁重的护理工作,再于午夜一点多乘车返回绥化,早晨如往常一样出现在讲台前。妻子看到他消瘦的身体和灰暗的脸色,哽咽地说:老杨,要不咱这班主任就别干了,管管家吧,何苦呢!他安慰着妻子:没事,挺挺就过去了。在返回绥化的列车上,他的双眼却噙满泪水。

  辛勤耕耘,终获满园桃李。这些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全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连续10年获得市政府嘉奖。

 
作者: 孙红卫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