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兰看着一串串红彤彤的大樱桃,喜不自禁。 特约记者 马明超 记者 廉红 摄
“玉兰姐,前些日子你咋‘失联’了呢?打电话关机,人也找不见影,你上哪了?干什么去了?原来是在这里藏着呢。”
6月21日,海伦市妇联副主席刘淑梅来到海伦市共合镇兰华瓜菜合作社的温室里,见到久违的理事长王玉兰时大发感慨。
我们随刘淑梅走进温室,只见一棵棵一人高的果树上密密实实地缀满了成串的大樱桃。举目望去,果形呈桃形,这片是红彤彤的红灯,那边是黄灿灿的佳红,咬一口,味甜如蜜,籽小如小米粒,口感和市面上的普通大樱桃大不一样。
王玉兰曾经是城里的一名下岗职工,10多年前回乡发展棚室瓜菜种植,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创办瓜菜合作社带领群众踏上了特色致富路,她先后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省党代表,并获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玉兰总是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为的事。请专家、找高手,采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吊蔓香瓜、辣椒和礼品西瓜等走俏本地市场,远销北京等大城市。
调整种植结构,怎么调?就往高效益挣钱的品种上调。去年末,王玉兰琢磨开始种植市场需求旺盛、效益高的新品种。她和海伦妇联主席方芳去大连考察,第一次看到了北方种植的大樱桃,市场价八九十元一斤。她的眼前一亮,大连能生长,咱们这黑土地咋不能生长?土地一样的属偏酸性质,你在大棚种,我在温室栽,应该能成活。
王玉兰买回5棵小树苗做试验,在温室里试栽,成活了!她异常兴奋,要知道,大樱桃主栽地区在山东和大连,在我省种植大樱桃的人还没几家呢。考虑到小树要等五六年才能到旺果期,春节过后,她筹资40多万元买回300多棵正值旺果期的大树。
伺候这些果树需要精细辛劳,王玉兰便在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温室温度高时,爬上棚顶掀棉被,后半夜正是别人酣睡时,顶住困意进温室内查看温度,温度低了,她又得爬上棚顶撂下棉被。这两个多月以来,她一门心思扑在这300多棵大樱桃树上,每天观察果树发芽、温度、根系是否扎实,生病了没有,一点也不敢懈怠。
她对刘淑梅说:“两个多月以来,我手机关机,把自己关在温室内,精心看护着大樱桃树,谁也找不到我,这就是我‘失联’的原因。”
看着有的果树挂果不多,记者心生疑问,王玉兰解释说,虽然是旺果期,因为移栽时间短,得把根扎实了,不能让树结太多的果,一棵树结三四十斤就可以了,等明年盛果期,果盛压满枝,果会多得几乎看不到树干和绿叶,产量能比现在多一倍左右。
看着一串串果实,王玉兰说,现在得让这些果树把根扎实了,九月份至十月休眠,11月份加温,催其开花、坐果,明年正月里就能结果,金鸡报晓之年就能吃到咱们地产的大樱桃了。
王玉兰说,山东的大樱桃是5月份产果,山东大地樱桃下来前,咱们这樱桃掉不下来每斤50元,如果正月里结果上市,掉不下每斤百八十元,况且,这里的大樱桃有沙蜜豆、黄色佳红、美枣、红灯等四五个品种,口味俱佳,嘴多刁的人都能吃好,一定能畅俏市场。
该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于小江、新上任的镇长国海鹏正在温室里查看大樱桃的长势。国海鹏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品水果走进寻常百姓家,大樱桃一般来自山东和大连,品种、口味单一,通过玉兰大姐的合作社试验,让大樱桃落户海伦,试验成功后可在本镇大面积推广种植,让农民走上一条新的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