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绥化概况 正文
工业经济
http://suihua.dbw.cn   2006-04-10 14:42:04

  绥化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经济主体形成于"八五"、"九五"期间,目前已拥有以食品、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纺织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绥化市工业经过长期的孕育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挖掘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到市场寻找项目,寻找伙伴,寻找资金,先后上了一批食品、医药、化工等有市场前景、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新企业,保持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工业总量得到了逐步壮大。到2001年末,全市全口径工业企业发展到15000多户,工业总产值达到229.5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10000余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98户,资产总额达到142亿元,产值达到62.9亿元。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的肇东、安达、庆安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6.1%、14.0%、11.3%。在工业的发展上,坚持了以开发促调整、以增量促调整,紧紧围绕资源和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了食品、医药、石化、粮化、纺织、建材、机电等一批新的产业,并通过竞争机制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了以食品工业为主导,医药、化工工业为支柱的优势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税71%来自这三大产业。在"八五"、"九五"的改组改造和建设中,重点武装了一批立市立县企业。目前,年利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70多户,利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5户。拥有了肇东华润金玉公司、海伦糖业集团公司、安达红星乳业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通过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全市共开发了14个系列46个品种的绿色食品。七河源大米、红星液体奶、绿洲保鲜奶、庆泉牌白酒、松北王大豆等一批绿色品牌已经在市场叫响。钰牌食用酒精、矩圆牌防水卷材、三A牌钢板仓已在全国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在2001年工业经济取得较大进展的基础上,2002年我市的工业经济继续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预计到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8.4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销售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利税5.25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工业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0%;亏损企业亏损额6000万元,同比减亏10%。全市商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408万元,同比增长3%。全市物资企业实现利税895万元,同比增长11.9%。市本级工业实现产值4.36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销售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税7970万元,同比增长15%。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今年通过各类洽谈会、展销会、恳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引项引智的力度。先后组织大型招商引资引智引项活动4次,重点在成都、深圳、西安、兰州、北京、温州、大连和哈市等地进行了集中招商引资引项和洽谈合作。预计全年市本级工业共引资10811万元,到位3010万元,共引进项目9个。今年在全市组织实施的100个工业项目中,实施在建项目73项,投达产项目41项,预计完成投资9亿元。全市建立产学研联合体12个,共开发新产品92种。

  企业改革与机制创新进展较快。全市238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已达98.7%,其中股份制70户、股合制11户、出售62户、破产77户,其它15户。国有资产已退至1.43%。全市通过改组改造组建了13户股份有限公司、57户有限责任公司。全市共分离办社会职能单位50多个,分离人员1500多人,减少经费支出690多万元。通过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用工实现了市场化;分配实现了岗位工资制、年薪制和期股期权制。实施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面已经达到90%以上。全市商贸企业305户,改制面达90%。

  市本级工业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今年市本级共实施工业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5.9亿元,完成项目投资额1.31亿元。目前已有带锈防腐装饰漆项目、蓝浪洗衣膏二期工程项目、昌达小四轮项目、八一公司旋耕机项目投产。在建项目有三精制药项目、万吨绿色豆奶项目、畜禽屠宰加工项目、日处理水一万吨泵站项目、年产10万立方米陶粒砌块项目。

  面对新世纪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立足于参与国际化的经济分工协作,在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目标,提出要以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施大跨度的战略性重组,努力培育食品、医药、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等5个优势产业,积极调整改造建材、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加速构筑我市工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品牌优良、高效运行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共绥化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的"规模推进年"。我们将在壮大主导产业上狠抓规模推进,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扩张,构筑骨干牵动、大强小活的新格局。

  围绕调整结构在产业优化升级上实施重点突破。按照国家产业发展导向,通过市场整合,大力调整、改造和提高食品、医药、石化、粮化、纺织、建材、农用机械及林产品加工工业,加速构筑起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建材和农用工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新框架。食品工业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努力搞好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不断壮大食品工业总量规模,把食品工业建成市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医药工业重点发展生化制药、生物制药、新药特药及医药中间体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大力推进北药开发,推进中药现代化,加速与国际医药标准的对接。石化工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油气开发、电工材料及服务吃配产业。粮化工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植物合成纤维、燃料酒精、大豆皂甙等粮化产品。纺织工业重点发展亚麻精细加工、中高档麻纺面料、新潮流行服饰及天然、绿色纺织制品。建材工业重点发展节能建材、环保建材、保温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农用工业重点发展灌溉、耕作、运输等农用机械和生物复合肥、绿色专用肥、生物农药、生化农药、可降解农膜及专用饲料。

  围绕壮大规模在发展骨干企业上实施重点突破。充分依托现有企业,聚集一切生产要素,着力培植发展一批具有牵动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群。重点发展经济效益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绿色环保型企业,不断推动企业的股份化、民营化和集团化,逐步壮大企业的发展阵容。重点发展先锋亚麻、海伦亚泰、兰西阳光、明水三精、望奎哈慈、庆安制药6户企业集团。重点培育发展希望集团、东安化工、海伦亚泰、绿洲精洁米、庆钢集团、北林赛利、参美制药等7户产值超亿元或利税超500万元企业,使全市产值超亿元或利税超500万元企业发展到24户。积极运作1-2户企业上市融资。

  围绕产品研发在培育名优品牌上实施重点突破。充分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校企、科企、企企联合协作,着力研发专精特新品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开发,真正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不断强化名优品牌的推广力度,努力扩大优势特色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叫响天赐康牌黑加仑油软胶囊、红星牌乳制品、松北王绿色食品、钰牌食用酒精、七河源牌精洁米、矩圆牌防水卷材等6种名优品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重点推广大庆牌卷烟、环天牌振动时效装置、参源牌金银米、天地樱花牌制药、迪龙牌脑活素、松源牌电缆料、洁美牌涤棉纱、海轮牌幼砂糖、食宝牌大豆油、松雪牌土工布、庆泉牌大高梁酒、利达牌肝利健、东光牌莪术油、三A牌烘贮设备、棱化牌β巯基乙醇等15种名优产品。

  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发展本级工业上实施重点突破。从创造就业岗位、促进财政增收、拉动经济增长出发,大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北药开发项目、纺织服装项目、新型建材项目,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大食品工业、以专精特新为标准的高效企业、充分安置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完善城市功能的公益型企业。加速工业园区建设,高标准规划,高基点起步,高水平建设,科学摆放入区企业,推进开发区加速实现"七通一平",把开发区做为绥化的"特区"来建设。要加大政策、环境、服务的倾斜力度,通过领导亲自抓,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加速构筑起相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市区一体协调发展的市本级工业经济新框架。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站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