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一条主线 抓住两个融合点 强化三项服务 实施四个结合
肇东壮大复合型经营主体阵容
东北网绥化10月16日讯 “今年,有机谷子喜获丰收,亩产500多斤,现在社员忙着对谷穗进行垒垛自然晾晒。这几天,合作社又和上海商贸公司签订几十吨订单。”黎明镇长富村党总支书记兼合作社董事长李俊龙说,通过村党支部牵头、村委会组织、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的形式,即党组织+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复合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了农民与村集体“双富”。
近年来,肇东市依托“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两个融合点、强化三项服务、实施四个结合”,着力推进以村为基础、复合社为主导的复合型经营主体建设。到目前,31个复合型经营主体入社农户3354户,规模经营土地12.8万亩,融合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金融机构6家,农机合作社10个,村集体折资入社入企股金1954万元,建设自主电商平台6个,进入全省“大米网”平台3个。上半年,销售农产品1680吨,销售收入达到3360万元。长富村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复合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谷物合作社种植、农机合作社服务、银社合作支持、农户带地入社“五位一体”模式,实现村集体控股51%、现金入社农户持股49%、农户带地入社共同参股分红的方式,入社规模经营面积达7018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80%,有效解决了动员农户入社、集中连片调地块、结构调整调茬口、利益分配等制约规模经营的瓶颈问题。而里木店镇永丰村党总支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了以订单农业、谷物种植、土地规模经营为主导,以劳务经济、畜牧养殖为补充,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如何扬“长”补“短”,创新提升复合社承载能力?肇东市突出“一条主线”,以村党组织在复合型经营主体建设中的组织、协调、服务“角色”为出发点,与土地规模经营相结合。有2个村以资金入股,有6个村以村级资产资源入股,有2个村以村干部服务入股,这样既激活了村级沉睡资源,又解决了“村组织融入没本钱”的问题;抓住“两个融合点”,以能人和利益融合点为抓手,牵动找准各主体有效融合和各要素优化配置。以“带地入社、保底分红”机制,确保农民利益点。以订单机制“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标准化原料基地,确保企业利益点。以入股分红机制,确保村集体利益点。以购买规模服务机制,确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益点。通过实现各主体、各要素紧密融合、多元联动,使复合型经营主体真正复合起来、融合起来、健康发展起来。这样既锻炼能人队伍,又解决了“牵动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强化“三项服务”,以复合社为载体,围绕旗舰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电商平台、农产品追溯体系等方面,先突破“点”,再影响“面”。对4个复合型主体提供财政支持资金120万元。采取授信抵押、土地抵押、资产抵押、库存商品抵押等方式,已为复合型经营主体融资1800万元。这样既统一融资担保平台,又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实施“四个结合”,与二三产业结合,10个复合型经营主体实现有加工、有包装、有品牌、有电商,迈入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商品化、销售品牌化。与农业调结构相结合,突出绿色、特色和市场需求,围绕有机小米、大米、黏玉米、杂粮、蔬菜等中高端产品,按下绿色有机“快进键”,种植面积达到5.4万亩。与互联网+相结合,今年有2个复合型主体建设田间物联网系统,实现了产品质量追溯。有6个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优先带地入社、优先录用产业工人等方式,吸纳贫困户125人实现脱贫。这样既正确处理好村集体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关系,又解决了“运行不规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