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北林常态化环境综合整治见成效
http://suihua.dbw.cn   2016-10-16 18:56:56

  东北网绥化10月16日讯10月14日,深秋的碧空下衬着几朵白云,在北林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到处是整洁有序的画面,笔者来到秦家镇刚刚扩建完成的中心路上,只见一条洁白的白色路面伸向远方,走在路上的人们个个都笑逐颜开。

  年初以来,北林区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部署,立足市区一体,紧跟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强抓“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全民绿化、常态长效”方针,落实全区环境综合整治意见,实施常态推进。

  管理常态,保持强劲推进力度。坚持“环境建设永不落幕”、“高标准严要求,不见成效不收兵”,推行常年抓落实。由区级领导牵头,推行“一线工作法”,督办检查在一线,落实在一线。督查室、区文明办、新农村办、执法局组成联合推进督查组,实施“波浪式”推进,仅在集中推进周就三下通报。会战期间,共开展集中检查6次,通报6期,专栏报道60余次。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机制,揭丑、亮短、勤曝光,持续高压推进、长抓不懈。乡镇结合常态管理,采取签订责任状、完善村规民约、集中拉练自查等办法,确保环境整治常态管理实施。

  保洁常态,着力提高环境面貌水平。以文明城区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重点推进城内老旧小区改造基础建设、农村五大中心镇和绥西、绥东、河夹芯子跨9个乡镇的两条示范带公路沿线和出入城口环境卫生持续常态保洁。今年立足城区环境整治功能提升,投资800万元购置各类机械设备60余台(套);立足农村环卫配套功能提升,将绥化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绥化市垃圾填埋场10公里范围内的6个乡镇的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管理,推行垃圾回收无害化处理。在区、乡、村三级积极自筹资金的基础上,整合环保连片整治等方面项目资金,累计投入4800多万元,购置专业车辆64台(套),配备专职车辆1000多台,垃圾箱5000余个,辟建垃圾坑950个,确保环境面貌大改观。

  建设常态,不断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基础建设常态化推进,整合捆绑资金,分类重点打造,形成城乡联带、中心集镇、中心村、基点村、示范带结合的推进格局,城内建设资金将达3400万元;农村总投资达到1.8亿元。全区计划5年内投资6亿元,完成800公里农村道路新扩改建,今年100公里通乡村公里和65公里村屯街路建设任务已经落实,硬质化路沟、路肩1.5万米,铺设步道板9500米,安装铁栅栏8300米、路灯780盏,新建休闲广场39个。同时,坚持持续投入,针对乡村两级投入不足、设备设施短缺等实际问题,年初就在预算中安排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追加保洁资金近400万元,确保环境整治顺利推进。

  氛围营造常态,切实保持推进态势。长效常态推行文明环境共建共享,利用媒体开辟专栏、争取专版、推出报道,图文并茂展示环境整治全景,并借助条幅、标语、图版、公示栏和乡村广播等基本宣传载体,实施长效宣传。以学校、社区、村屯、机关、企业为阵地,开展“公序良俗”思想道德建设弘育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对不文明行为曝光和环境综合整治展示等集中活动,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打造文明环境宣传强势和工作氛围。

  队伍建设常态,不断提高环境综合整治质效。围绕环境综合整治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建的要求,层层成立组织落实,区乡村分别指派专人负责,并及时调整文明委成员,充实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乡镇所在地、示范村、达标村为中心基点,配齐配全清扫人员,并逐步向村屯延伸。实施乡筹、村管、集体出资集中统一使用或分块负责等措施,解决清扫人员待遇问题。目前,乡镇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32人,专业保洁人员达到1700人,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基本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填埋和日常管理专业化。

 
作者: 刘峰 孙友利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