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明水十举措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http://suihua.dbw.cn   2016-10-12 18:23:41

  东北网绥化10月12日讯明水县教育体育局在精准扶贫助学保障上采取“十条”措施,精准施策,全面保障,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衣、食、住、行等困难,确保每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对“一扶即脱”型贫困学生实施学校就学减免和政府部分保障政策。在这个县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学前教育免除管理费;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校服费;高中减免学杂费、住宿费。今年,全县共减免学生就学费用25.04万元。同时,对高中就读贫困学生给予2000元专项助学补助;对学前、义务教育、高中各阶段每人每年500元政府保障资金,大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政府保障资金。

  对“长扶能脱”型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就学减免、专项资金救助和政府部分保障综合扶持政策。在学校减免就学费用的基础上,对“长扶能脱”贫困学生给予国家专项助学资金扶持,共计53.7万元。同时,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每名学生给予1000元助学保障资金,就读大学生每名学生给予5000元助学保障资金,共计95.6万元。资助资金总额165.9万元。

  对“久扶难脱”型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就学减免、专项资金救助和政府兜底保障政策。在学校减免就学费用基础上,对“久扶难脱”贫困学生学前教育每名学生给予500元助学资金;义务教育小学每名学生给予1000元助学资金,初中每名学生给予1250元助学资金;高中每名学生给予2000元助学资金,共计36.9万元。同时,实施政府兜底保障助学。学前教育每名学生资助1500元,义务教育小学每名学生给予1850元助学保障标准,初中每名学生给予1600元助学保障标准,高中每名学生给予2500元助学保障标准,大学生每名学生给予1万元助学保障标准。资助资金总额148.05万元。

  对全县“精准扶贫”县内就读贫困学生实施阳光基金助学保障政策。倡导爱心人士和企业家进行爱心捐助,利用阳光助学基金,对全县精准扶贫县内就读1294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教育基金助学保障政策。资助标准为每名学生500元,资助资金总额64.7万元。

  对“因学致贫”家庭在校就读大学生畅通绿色助学通道保障政策。通过国家开通的大学生就学属地贷款方式,对就读大学生给予助学贷款资助完成学业,每名学生每年8000元,共有249人,共计199.2万元。同时,政府将在阳光助学基金中拿出30万元,对今年高考优秀生和贫困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实施资助,保证特困家庭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对全县义务教育学生实施普惠营养改善计划助学政策。对全县义务教育学生实施普惠营养配餐计划,中餐由政府承担免费提供,其中上级专项每天4元,政府承担每天5元,每名学生每年补助1782元,全县为义务教育贫困学生注入改善膳食结构投入资金208.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投入92.8万元,这个县投入116万元。

  落实学校教师包保机制助学扶贫。对全县精准扶贫贫困学生全部落实就读学校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包保范围,落实工作责任,重点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扶志教育,让贫困学生树立信心。倡导优秀学生与贫困学生对接,手拉手互帮互学,提高成绩,有能力的给予经济上援助。

  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助学扶贫。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食堂宿舍配套建设,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按照县域、乡镇区划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打造双兴、通达、崇德、永兴和兴仁5处农村初中办学点,全部实施寄宿制学校管理,将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学校寄宿制统一管理,对精准扶贫就读贫困学生全部实施寄宿生补助政策,从而减轻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费用和压力。

  创新办学机制推进助学扶贫。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结合全县高中教育发展需要,组建滨泉中学高中部,打造优质高中,形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高中一体化的滨泉教育区优质教育资源网格。

  实施职业教育扶持助学政策。对精准扶贫贫困家庭学业水平较低的这部分学生,引导其进入职业高中就读,实施学杂费全额减免和助学金补助政策,采取企校联合办学、与外埠职校联合办学,创办农学、电子商务、汽修等主打专业,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提升学生就业本领,改变家庭面貌。

 
作者: 王建夫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