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托起明天的希望
http://suihua.dbw.cn   2016-09-26 16:37:25

——兰西县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兰西县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立足县情重教育、立足投入重效益、立足实践辟新路、立足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地位优先、资金优先、人才优先,促进了全县教育跨越式发展。

  夯实基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九月的清晨,走进兰西一中的建设工地,只见机车轰鸣,施工队员穿梭忙碌,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等建筑拔地而起。

  近年来,兰西县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创造加快教育发展的硬环境。自2010年以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6亿元,新建乡镇教学楼、幼儿园、食宿楼及教师周转房47栋,建筑面积7.82万平方米;投资1.18亿元兰西一中异址新建项目正在建设实施;通过公开招聘、实施特岗计划等途径共招聘教师399名,全县师资水平稳步提高;启动实施了以红光乡为试点,整合全乡8所中小学教育资源,建成了九年一贯制红光中学;将教育课程改革与绩效工资改革相结合,完善了义务教育三级课程体系,教育三项改革成效显著;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了16家校车公司,配备了国家标准校车90辆,实现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校车全覆盖;启动中小学营养餐保障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兰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2014年以来,兰西高考创造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好成绩,一、二表进段率达到48.27%,同比增长近20个百分点,实现清华、北大零的突破。

  教育改革激发干部教师新活力

  用什么样的人和怎么用人的问题,是关系教育未来向何处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兰西县教体局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发展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对全县中小学校实行目标管理考评。考评结果与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表彰、聘用挂钩;不合格的学校校长,离岗到“校长培训班”进修学习,学习结束后经由党委考试考评合格后,重新安排工作。建立了用人新机制,确保了校长队伍健康、有序地更新换代,构建了“比、学、赶、帮、超”良性竞争的发展环境。

  同时,兰西县教体局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以队伍建设的高水平确保教育发展的高质量。今年2月,组织教体局机关全体干部和全县中小学校长到省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提高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实施校长队伍“领头雁工程”,选派镇内中小学副校长到吉林省永吉县教师进修校、磐石市教师进修校和安达市新兴小学等名校参观学习,探索符合兰西生源和师资状况的提质途径。实施“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参培教师2200人次,覆盖全县15个乡镇。召开全县中学“强化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红光中学现场会、全县小学“实施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崇文学校现场会、全县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四小现场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年教体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先优”表彰大会上,一中等18个“先进党支部”、吴玉林等112名“优秀共产党员”、李长双等1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了表彰奖励。

  精准扶贫确保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地方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人口的减少就是扶贫工作最显著的成效。”兰西县教体局局长王小明说。

  今年,兰西县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各项扶助政策,按照定人定向的原则,对全县贫困家庭学生构建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工作体系,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从入幼儿园全程追踪到完成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实行减免学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国家助学政策;对考取和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按贷、助、补等政策给予多元资助。全县共落实各项助学资金245.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3534人次。两所高中通过采取免学费、食宿费、设立助学金、社会捐助、学生互助等形式筹资56.08万元,资助了700名高中贫困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落实资金559万元,对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给予就餐补助;开通贫困大学生“绿色通道”,为70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额度1489万元。

 
作者: 董云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