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肇东玉米深加工串起产业链条
http://suihua.dbw.cn   2016-09-25 20:45:48

  东北网绥化9月25日讯 玉米距离“中高端”市场有多远的路?9月16日,走进把玉米精深加工成各种氨基酸销售火爆的黑龙江成福集团,生产车间内的工人正在三班倒24小时运转,仅前六个月销售额就达到6个亿,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每个月的大致2至8号之间,跟国外‘面对面’订货的时候,就全球整个氨基酸的产业,一定有‘成福’品牌一份子”。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福介绍说。

  位于素有“世界黄金玉米带”之称的松嫩平原腹地的肇东市,玉米产量高、质量好,总产、单产、商品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及全国前列,被评为中国玉米开发利用之乡。近年来,肇东市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把玉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现代农业实现“接二连三”目标,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推动一产向二产融合,向三产拓展,深度开发“原字号”,玉米精深加工迈上新台阶。目前,肇东市玉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中粮生化、星湖科技、成福集团等8家龙头企业,链接基地面积近60万亩,年加工转化玉米192.9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90%。现在,尝到玉米深加工“甜头”的成福公司,决定将产能扩大一倍。“我有了扩大产能这种想法以后,市委市政府也特别支持,包括在资金上,从多方面给予协调”。王成福接着说。据了解,经过十多年跨越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玉米生产基地6处,年产各种氨基酸40万吨,销往全国26个省份市场、并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实现年消耗玉米15亿斤,产值28亿元,其中出口产值占一半,已成为全球排名第六位的氨基酸生产企业。

  “你瞧,这些白色粉末就是星湖科技生产的腺苷,是生物医药的原料,10吨玉米通过精深加工生产出1吨腺苷,玉米价格也从最初每吨1.8万元到现在1.5万元,如果除去成本,从玉米到腺苷至少翻了几番。据了解,肇东星湖公司是来自广东的招商企业,最初是对玉米进行初加工,效益一度低迷。通过政府主动和企业进行对接,新引进玉米精深加工项目,让企业焕发生机。“到目前,我们企业是零库存,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还需要继续扩大产能”。肇东市星湖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蔡旭新说。

  同时,肇东市围绕过腹增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促进饲料企业和养殖业扩大养殖转化量,促进玉米就近加工转化。入驻绿色食品园区近三年的黑龙江隆信锐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东北三省最早进行专业化蒸汽压片玉米研究并生产的企业,主打蒸汽压片玉米加工。据了解,蒸汽压片玉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谷物饲料加工处理方式,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谷物蒸汽压片处理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中。蒸汽压片是一种对玉米进行湿热加工的工艺,可以提高玉米的生物学价值,改善其利用率,提高玉米能量14%至15%。2015年,该公司生产蒸汽压片玉米4万余吨,销往肇东、杜蒙等养殖基地及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业牧场,以及内蒙古、吉林、河北、宁夏等省市,拉动肇东市昌五镇、宋站镇、肇东镇等6.5万头(只)肉牛、奶牛、生猪及羊的饲养。

  那么,激活市场“靠”啥?肇东市依托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发展触角,下乡进地、对接农民,以资本技术实力和市场优势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是主因。同时,政府主动当“媒婆”,围绕由42家农业产业化企业领衔的玉米产业链、畜禽加工产业链、乳品饮品产业链和饲料产业链条,采取“订单生产机制”定向对接方式,链接“企业+养殖场+养殖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园区+农户”等模式,使企业原料生产有了可靠保障,农民收入有了稳定增长。“今年我们以‘农头工尾’为引领,深度开发‘原字号’,市里领导亲自挂帅,通过给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用了半年多时间,我们就开发出玉米深加工产品10多个,新增玉米加工能力50多万吨”。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尹才介绍说。

 
作者: 霍永祥 车彦旭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