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21日讯 “崇德尚善”的慈善文化为兰西的发展注入了灵魂,也为兰西县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社区工作有效服务民生带来了一片生机,从而架起了兰西社区发展的“登天之梯”。
李春红是兰西县顺达街道办事处新泰社区的支部书记,这位履新半年多的社区书记对办事处成立后大力开展慈善理念进社区、慈善组织进社区、慈善文化进社区、慈善宣传进社区、慈善募捐进社区、慈善救助进社区的“慈善六进”活动颇为赞赏。提到慈善兰西的建设,她语带兴奋和骄傲地告诉记者,“慈善六进”活动开展后,新泰社区的2992户居民7482口人,可是见证了慈善文化带来的好处。2016年2月,社区设立了慈善爱心超市,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所有物品均放在超市的爱心区,需要的贫困、低收入群众可以免费各取所需,而超市平价区的商品都是进价销售给贫困群众,每件商品比市面上的同质商品价格便宜很多,相当于为贫困群众谋取了消费利润。2016年4月,社区又在办事处的帮助指导下,设立了“爱心墙”,居民谁家有要捐赠的衣物就挂在墙上,贫困人员有需要的就自己拿走,这既解决了居民家中旧衣物难以处理的问题,又帮助了困难人员,还照顾了困难人员的面子,可谓一举多得。慈善文化的推广还改变了居民们的思想行为,提升了居民的道德理念,办事处和社区把孝敬父母和公婆的居民树为典型,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给居民树立了标杆。现在,新泰社区每个居民都以身边的好人为榜样,都在用心争做好人。
“‘慈善六进’的最终目的就是来换‘一颗心’、通‘一公里’、破‘一堵墙’、赢‘一片情’,从而依靠慈善先行,实现多元互动,让社区这个由众多细小的‘细胞’——‘个体人’组成的城市‘细胞群落’,营养丰富地健康发展。”兰西县顺达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庆对慈善文化建设的认识和作用颇有见地。他向记者介绍了办事处依靠慈善事业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有效服务民生,促进社区管理服务提档升级的诸多经验。他介绍说,为了将慈善理念根植于广大干部和群众心中,提升干部的为民情怀和群众的道德素质,2015年11月,顺达街道办事处成立后,就开办了德善大讲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慈善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兰西精神、创业技能等为主要内容,采取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对社区群众进行德善教育。至今已开办德善大讲堂15期,参与的干部群众达2000多人次。同时,在干部中开展“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做雷锋式的好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在群众中开展“最美家庭”、“和谐邻里”、“十大孝子”等评选活动,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德善宣传,让群众处处受教育,时时受熏陶。办事处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30余次助老、助学、环保、义诊等慈善救助和志愿服务活动,救助了60多名贫困学生和百余户贫困户。这些善行义举,让慈善理念根植进了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群众自发成立了15个慈善互助组,涌现出自强自立的梁宏伟、孝顺的好儿媳周艳玲等30余个各类道德典型。他们还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带动了群众,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互相友爱,处处都有学典型、做典型、扬正气、做模范的和谐景象。
社区、社团、社工和社区群众是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最核心元素,为把慈善理念根植干部群众内心,让慈善公益活动成为干部群众自觉行为,凝聚起社区、社团、社工、单位、社会这诸多管理服务元素的多元力量,顺达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并使这四种机制长效化。“为实行分类管理和指导,我们在德善大讲堂、各个协会社团以及各个公益活动场所分别建立了管理制度,明确注意事项,活动范围、入驻和退出的程序等。这样可以对社团、社工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不忘初心,不脱离主题,目前,已经建立管理制度23个。每个社区、社团、社工、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运行机制,有活动计划,有活动方案、有活动措施,活动后有总结,可以充分挖掘其潜能,使之有序运行。”赵庆如是介绍。通过各项长效机制的建立,社区、社团、社工以及社区群众,围绕社区管理建设、慈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内容积极献计献策献力。社团、社工、社会群众由以前的被服务对象,变成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不但进一步激发了热情,对社区工作也更加地理解和支持。通过社区、社团、社工、社会多元互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00余件。大爱兰西,德善顺达。如今,走进兰西、走进顺达街道,民风朴实,民情和谐。慈善公益的正能量犹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兰西,润泽着像顺达街道这样的群众聚集之所。慈善之根,正在兰西深扎,并绽放出艳丽夺目的文明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