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同志,欢迎你来我家。”
8月26日上午,一走进肇东市宋站镇合胜村前孙家屯贫困户宋兴玉家,这位61岁的老汉满脸笑容地迎我们进屋。
塑钢窗、防盗门、彩钢房盖,老房子“穿衣戴帽”换新颜。“这不,泥草房改造政策,我们贫困户先借利,把这老房子拾掇拾掇。”宋兴玉指着“变脸”的老房子说着。
小院,清扫得干干净净,果树上挂满果实;笼子里,三黄鸡叫喳喳,争相往外抻着头;大白鹅、小白鸭,在空地撒欢……
妻子马金华乐呵呵地端着一盆园子种的西红柿直往我们怀里送,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屋内。
难以想象,5个月前,记者第一次来到他家时,他和妻子拎着一方便袋药唉声叹气、一脸愁容。
柜子上那一大袋药不见了。墙上挂着马金华的一张彩色大照片,那是一个多月前去镇里赶集时拍的,照片里,她站在盛开的花丛边,开心地笑着,整个人显得非常年轻,一点也不像年已半百。马金华说:“我家咋这有福呢,我们肇东的市委书记亲自包扶,还有3个好单位包扶,这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心情舒畅,干活也有劲了。”
村党支部书记王凤介绍,市委常委、肇东市委书记李元学包扶本村包括宋兴玉家在内的三户贫困户,并为他们各户买了两头种母猪,肇东市交通局、农村信用社、电视台3个单位包扶宋兴玉家,也为他家买了两头种母猪。4头种猪送到贫困户家中后,村上的技术人员就上门传授科学饲养技术,跟踪服务按时防疫,到年终就可产仔。
走进猪舍,只见四头猪宝宝分住在两个圈内,互不干扰,各自酣睡。
宋兴玉说:“你瞅瞅,这长白猪来时一头十六七斤,现在两个多月,都八九十斤沉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兴,大家伙儿这么帮我,到年底,猪下崽,一窝产10头,一头卖六七百元,四窝得卖多少钱啊?就是不卖,自己育肥,5个月出栏,又是一笔好钱。今年我指定脱贫了。打心眼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包扶我的领导和单位。”说着,眼睛竟有些湿润了。 临别时,回头望他家,蓝莹莹的房檐下缀着红彤彤的铁流苏,宋兴玉老两口在阳光下向我们招着手:“以后常来啊,看看我们家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