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兰西拔高慈善建设起步点
http://suihua.dbw.cn   2016-09-18 17:30:05

  东北网绥化9月18日讯 近一段时间,兰西县“火了”,曾经名噪一时的麻城再度以一种新的姿态闯入人们内心的最温柔处,用一份善、一种爱、一股蓬勃向上的正能量“燃烧”着人们的视线。兰西县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可燃度”?“可燃度”来自她对慈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高位起步。

  近年来,兰西县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以德治县”的核心内容摆上突出位置,确立了“德润兰西”的工作理念,紧扣绥化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的“扎实推进慈善绥化建设”工作要求,起草制定了《兰西县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兰西县关于创建全国慈善城市实施方案》、《兰西县关于开展“最美慈善乡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意见、规定12个;确定了“崇德尚善、立信敏行、求实创新、善作善成”的兰西精神,并写入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报告;把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纳入兰西第13个五年规划,确立了到2020年,万人拥有公益慈善组织不少于10个,最美慈善乡村达到总数的60%以上,“慈善六进”普及率达到98%,慈善受益群众达到50万(人)次,建成“全国星级慈善城市”的总体目标,从而使得慈善事业和慈善兰西建设谋划设计到位。

  任何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关键在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开展就十分顺畅,为此,兰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甘当慈善事业发展“第一责任人”,全县先后召开2次县委全会、9次县委常委会、12次现场办公会研究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定目标、把方向、解难题、给保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挂帅,主抓全县慈善工作,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并做到重要慈善会议必参加,重大慈善活动必率先,重点慈善工作必亲自抓落实;组织、宣传、民政、财政、住建、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也都从政策、人员、经费、场地以及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给予慈善工作大力支持,建立形成了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慈善事业协调发展机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项事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资金保障,为把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兰西县县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以上,乡镇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以上,其他各部门(街道)投入专项资金不低于办公经费的5%,用于“最美慈善乡村”和“慈善城市”建设。同时,对慈善组织兴办的学校、养老、康复、托管等慈善项目,按照相关政策,该减免的费用一次减免到位。几年来,县、乡、村共累计注入慈善资金4300多万元。财政投入的到位为慈善事业的高起点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坚持面上扩展、线上延伸、点上增加,把慈善网络延伸到企业、社区、学校和乡村,是兰西县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手段。今年,兰西县按照“七个一”标准,在全县城乡普遍成立了慈善分会,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慈善服务中心、村(社区)建立慈善服务站、屯设慈善专管员;在城乡学校、商场、医院等繁华地带相应设置了慈善捐款接收点,确保了慈善网络覆盖到位。为使网络发挥作用,兰西县实施了提升慈善事业从业人员素质的“进化”工程,对从事慈善的兼职人员和专管人员每年都进行集中培训,以确保慈善队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实、有爱心、有良好公信力。

 
作者: 荆雷 姜宇 梁晓丽 孙曙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