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17日讯一进入仲秋季节,天气变得格外清新和凉爽起来,庆安南门、东门、车站、时代等广场便热闹起来。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朝霞刚刚染红半边天,广场上便聚集了打太极拳的、跳迪斯克的、唱京剧的人群,他们或穿着运动衫,或着彩色服装,伴着悠扬欢快的舞曲,欢快的跳着唱着,给这个小城增添了温馨欢快的情调。县宣传文化部门联合社区连续举办广场秧歌大赛、京剧演唱比赛、长征故事演讲等活动,更是丰富了广场文化活动内容。
白天广场上也很热闹,那些退休的老人们成了活动的主角。许多老人手提水桶,握着“巨笔”在广场上开始泼“水”挥笔书写地书。县医院退休护士长宋桂琴写得委婉飘逸,原邮电局局长高树林写得苍劲有力,吸引一群群老人和行人驻足观看。拉胡琴的、清唱的老人更是络绎不绝。
每到傍晚,人们从四面八方云聚到广场,观看文化演出,今天是京剧演唱,明天是二人转专场,再不就是歌舞比赛、诗歌朗颂、少儿演出,不到深夜不散场,把整个仲秋夜晚搅得火爆欢腾,受到市民的热捧。
庆安的仲秋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已经近十年,往年都要搞广场文艺演出启动仪式。后来市民已经等不及,便自发组织各种文化团体进入广场演出,其中最为活跃的是老年歌唱艺术团。庆安县城的12个社区都成立了老人演出团,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的老人达到960多人,演出的节目大多自编自演。这些老人经常深入院落楼区去采访,挖掘出生动感人的事例,然后把发生在身边的新人新事编排成歌舞、快板、相声、情景剧,到街道院落和广场演出。县宣传文化部门还在广场搭建舞台,提供灯光、音响等,千方百计满足演出需要。有时是几个社区联成一台戏,有时则是一个社区独自包场,场场都有新节目推出,给秋夜增色不少。
庆安人对二人转情有独钟,许多广场文化演出也是二人转当家。为适应市民的需求,提高演出档次,有关部门还把海伦、肇东、哈市的二人转剧团的演员请来和本县演员同台演出,切磋技艺,不断提高演艺水平。正因为二人转成为压轴好戏,吸引了大众的参与,二人转小帽《火红的日子》说唱结合、载歌载舞,让二人转戏迷过足了戏瘾。小品《咱县的新农村》将庆安的新变化融入戏中,展示新农村发生的崭新变化,给人一种欢快喜庆的激情感受。
在仲秋广场演出中,广大市民特别关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演出,每逢有孩子的演出,不仅父母陪着去,有时亲朋好友也到现场助威。县城的12所学校和6个幼儿园都成立了文艺演出队,编演了新颖活泼的文艺节目。孩子演出的节目多是歌舞、独唱、快板、乐器演奏。为激励孩子的演出热情,每场演出结束后,都评选“优秀节目”、“优秀表演”等奖项,给孩子以奖励,让孩子和家长带着满足和快乐离开广场。
为促进全民参与,打造群众文化舞台,县文化部门还在步行街和车站广场开办群众演唱舞台,鼓励市民上台表演舞蹈或演唱歌曲,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才华。县林业局退休干部王玉莲歌唱得好,又善于组织文化活动。她退休以后,自己筹集1.2万元,购买各种音响设备,办起歌曲演出站,为参与街头演唱的市民免费提供伴唱,深受群众欢迎。广场文化演出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怎么热闹怎么办。快乐舞步健身操由于节奏明快,健身作用明显,跳起来有活力,并且轻松易学,非常适合大众口味。县文化部门及时把此纳入文化广场演出,全力抓好普及推广。他们先是聘请了舞蹈老师,举办了骨干培训,编排了34套快乐舞步操,向爱好者传授。现在县城参加快乐舞步活动的人有2500多名,其中有6支队伍分布在步行街、文化广场和商场门前。同时他们还办起街头健身操、传统花棍舞、老年秧歌队等32个文化活动团队,更加充实活跃了文化广场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