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学讲话 谋振兴 寻找“农头工尾”的金钥匙
http://suihua.dbw.cn   2016-07-06 19:42:45

学讲话 谋振兴 寻找“农头工尾”的金钥匙

黑龙江日报与绥化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专题座谈会发言摘要

 

指导农区经济 快速健康发展

  绥化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邵国昌

  “农头工尾”落实在绥化,就是农业地区如何实现工业化发展问题。具体说,就是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缓解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挤压,从农业产业延伸、农业功能拓展这一纵一横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农头工尾”是推动农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农头工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绥化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现在强调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工业化思维是把农产品基地作为原料“第一车间”,再通过市场销售,打造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这些年我们在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上的实践探索就是“农头工尾”的实现形式,是“农头工尾”在绥化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市粮食加工转化率约67%,精深加工率不足20%,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我们还有很大空间。“农头工尾”理论对于我们推动农产品加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农头工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有三个问题:结构问题、仓储问题、销售问题。“农头工尾”理论从根源上为我们破解这些制约问题开出了“良方”,点到了“穴位”。“农头工尾”作为农业延伸的自然属性,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同时吸引广大客商投资兴业。通过做长“工尾”,把广大农村变成企业生产“大车间”的方式迅速在企业中“风靡”起来,如“合作社+基地+农户”、“农贸一体化”等相似的模式衍生不断,各种特色专业乡(村)不断增多,使农民调得准、能致富,跳出了调什么、什么价贱伤农的怪圈。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到了加工流通环节带来的收益,补上因政策、科技、投入边际效益递减而减少的收入。

  第三,“农头工尾”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国际经验表明,农业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制造等)和第三产业(流通、销售、信息服务和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质就是还原农业的这本来面目。有关数据显示,经融合发展后,粮油薯可增值2-4倍,畜产品可增值3-4倍,果品蔬菜可增值5-10倍,在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效益。“农头工尾”使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庆安县近年来引进了一批水稻精深加工企业及大米加工交易中心与物联网项目,将水稻产业从大米,延伸到米糠油、秸秆造纸、稻壳发电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对水稻的“吃干榨净”。

  第四,“农头工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和劳动力两大优势资源的快速整合,形成城镇和农村双红利释放、双引擎驱动的互动、互利的良好格局。落实“农头工尾”,有利于将种养业、加工业、信息业、物流业、流通业等同步链接,促进农村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留住农村资源要素,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要素合理交换;有利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更加体面地劳动,更有尊严地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青冈县祯祥镇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将本地农字号产品全部就地转化,新建了住宅、道路、给排水、教育、卫生及其他方面的公共设施,实现了由村到“城”的美丽变身。

 [1] [2] [3] [4] [5]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