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学讲话 谋振兴 寻找“农头工尾”的金钥匙
http://suihua.dbw.cn   2016-07-05 20:24:52

学讲话 谋振兴 寻找“农头工尾”的金钥匙

黑龙江日报与绥化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专题座谈会发言摘要

 

兼顾“头”“尾”三产融合

  肇东市委副书记 王剑波

  就肇东而言,落实推进好“农头工尾”这一思路要求,要重点围绕“三产融合”在四个方面抓好推进。

  1.突出重点抓推进。既要注重面上的培育,整体构建产品向中高端延伸、结构布局更优、质量效益更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绿色食品全覆盖的“寒地黑土、绿色绥化”发展格局,更要集中精力、下大力气围绕优势独特、特色鲜明1-2个产业进行重点攻关,打造具有名片效应的区域绿色食品品牌。重点抓住有机小米、鲜食玉米等杂粮杂豆和蔬菜两大产业,在小米产业上,整合经营主体、整合基地、整合投资,组建肇东米业集团,统一建设1处高标准的小米加工生产线,深度挖掘功能米系列产品,统一冠以“肇东小米”地理标识营销。在蔬菜产业上,进一步扩大产能,研发新产品,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力争打造成全国驰名品牌。

  2.扩张规模抓推进。头尾两端必须兼顾,利用利益杠杆“抓好头带好尾、摆好尾带活头”,引导企业和基地打破农企分离格局,形成利益共同体,基地以优质的原料满足和推动企业生产好的产品,企业以好的产品、好的利益反哺和约束基地提升标准和原料升级,真正形成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要针对改造升级“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增量。围绕加快中粮15万吨燃料酒精扩产、成福40万吨赖氨酸项目改造,重点打造好100万亩高淀粉玉米种植基地;围绕大庄园、伊利、正邦、天弘牧业、甜草岗黑猪、盛源种猪等龙头企业需求,建设正邦100万头生猪、中谷集团10万头和牛、大庄园2个万头肉牛养殖等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基地,真正实现“粮变肉”、“草变乳”。针对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重点抓好福和3000万只鹅加工项目推进,加速福和、正康、星湖科技等药业深度加工项目投达产。针对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培育增长新动力、新动能。鼓励中粮等粮食深加工企业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等途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利用初步建设的大庄园全省进出口检疫中心作用,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快建设全省绿色食品检测中心和品鉴中心,北良陆港及保税仓库平台建设。通过不断拉长育壮产业链,利用两年时间把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和生产性服务业都打造成产值超百亿产业。

  3.放大视野抓推进。确立大市场、大食物、大厨房理念,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研发在头和尾两端的关键性作用,组建好两大团队,一个是市场研发团队,先于产品研究市场,重点分析中高端消费群体心理,确定产品供给方向和供给定位。另一个是组建技术研发团队,根据需求定位,进行加工产品深度研发和功能细化,实现高端供给、精准供给,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建立和不断扩大稳固的市场消费群。同时,财政设立绿色食品研发基金,重点扶持企业市场研究和产品研发。

  4.强化服务抓推进。重点在金融、品牌、三品一标认证、物联网、电商平台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我们的想法是,加速推进金融城建设,利用与省联合产权交易所共同搭建的黑龙江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哈尔滨股权交易所肇东分公司、黑龙江省融联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平台,为企业和经营主体进行融资,解决资金难的问题;确定合理比例,财政将企业税金奖励扶持企业,重点用于企业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将田间物联网、质量追溯体系、三品一标认证、电商平台、产品推介等都作为公共服务项目,由市财政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放解决,为加速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打造精准有效的服务环境。

 [1] [2] [3] [4] [5]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王晨昊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