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13日讯 农民王洪升在外地打工,离家120公里,10岁的女儿在家同爷爷奶奶过日子,他每个周末都要跑回来一趟,陪女儿聊天说故事,星期一起早再赶回去,这已经成了王洪升的习惯。像王洪升这样的家长在庆安县已经为数不少。尽管许多孩子的父母为工作打拼变得非常忙碌,但也要抽时间陪伴子女,给予他们亲情爱抚。
为使孩子家长充分认识陪伴的重要,该县关工委和社区、教育等部门联合举办家长培训班、座谈会,请模范家长和优秀教师讲述父母陪伴子女的重要性,让家长充分认识到,父母同子女亲密接触、倾情沟通,会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对于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比改善生活条件更重要。为此,他们向家长发出倡议:每天多陪伴孩子十分钟,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同孩子聊一会儿天,陪孩子散一里地步,家长努力成为孩子最亲密的伙伴。
故事拥有直抵人心的柔性力量,对孩子心灵世界的成长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庆安县关工委特别注重引导家长从孩子的角度讲述孩子最爱听的故事。为此,他们和县图书馆推出“我最喜欢的故事”,选择上千种儿童故事书进校园。同时,他们还和社区、村屯举办“我讲给孩子的故事”演讲会、儿童故事书展览会等,开拓家长的眼界,让他们学会讲富有时代精神的新故事。庆和社区居民魏淑芹说:“我有个9岁的儿子,每天睡觉前缠着我讲故事,过去我只能讲《狼外婆》之类的故事,儿子听得生厌,说没有意思。现在我根据儿子的感受和思考,寻觅编讲新故事,孩子听得有滋有味。”家长讲得这些温馨故事,既丰富了陪伴的内容,又使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得到抚平。
庆安县关工委为使家长陪伴不缺失,非常注重发挥广大五老人员的作用,让他们通过家访、慰问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针对问题提供贴近式服务,将帮扶工作做到细致、贴心。巨宝山乡过去父母双方离乡打工的较多,留下不少留守孩子。为解决这一问题,乡关工委积极建议乡政府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引导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全乡很快发展起符合妇女特色的优势产业、家庭服务业、农村电商产业,使妇女可以居家灵活就业,留守儿童由过去的480名减少到210名。久胜镇邻近县城,许多农民白天到县城打工,晚间回家居住,虽然父母在孩子的身边,但他们借口活计劳累,对孩子不闻不问,形成一种“假性陪伴”,使孩子心理状态同样处于留守。针对这种情况,镇关工委及时开办家长教育课堂,发放宣传手册,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帮助其自觉履行陪护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