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暖流涌动
http://suihua.dbw.cn   2010-02-25 14:43:20

  “大爷,去我们救助站吧,大冬天别在外挨冷受冻了。”春节前夕,绥化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忙得脚打后脑勺,他们一个一个街道走,耐心地劝告流浪人员到救助管理站留住,然后送他们回家,实在不愿意去的,工作人员留下棉衣、棉毯为他们抵御风寒。

  “我们救助管理站的前身是收容遣送站,是2003年更名的,职能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本着‘无偿救助,自愿求助’的原则对流浪和无家可归的人员进行救助,给他们一个暂时的、安全的安身之所,让他们早日回家。”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白远波向记者简要介绍了救助站的工作职能。

  走进救助管理站,翻阅一本本救助案例登记簿,透过一件件看似平常的事,让人感到一股股暖流,仿佛流浪人员回家的路更近了。

  一个20岁的女孩无法从母亲突然病逝的伤痛中走出来,患上了自闭症,离家出走,在绥化城区茫然地到处流浪。一好心人见她目光呆滞,表情木然,怕她出事,便给110打了求助电话。110民警把她送到救助管理站后,工作人员们耐心地开导她,询问她的家庭住址,可她就是扯着衣角一言不发。年轻的工作人员李翠红想出了一个主意,问道:“你会上网吧?”女孩点点头,随即上网打开QQ,与在大庆的双胞胎姐姐开始聊天。从她的聊天记录中李翠红和她的亲人取得了联系。不久,正在四处打听女孩下落的父亲接到来自绥化救助管理站的电话惊喜万分,打车来接女儿时激动地说:“幸亏有了你们这些好心人,不然,我女儿不知发生啥事啊,想想都后怕。”

  去年12月份,天寒地冻,110民警送来一位50多岁的妇女,只见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工作人员帮她洗澡,还从家里拿来衣服为她换上,可是她始终一言不发,一眼没看住就往墙上撞,谁阻拦就打谁,不吃也不喝。工作人员请来大夫为她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这样一连过了10多天,实在问不出她的家庭住址,只好暂时把她送到海伦福利院。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寻找她的家人,经多方打听才找到了她在庆安的亲人,流浪多日的她终于回到家。

  去年夏天,烈日炎炎,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求助人员,有人打来电话:“火车站市标下一个女精神病患者全身赤裸地在那里奔跑,你们快来吧!”几名女工作人员闻讯立刻抓起床单、衣服跑出门外,直奔火车站广场。只见这位患者乱喊乱叫,转着圈跑。四周站满了围观的人群,没人敢上前。工作人员不顾她的抓狂,几次上前才给她把床单围上。把她送到救助站,才发觉手背和脸上丝丝疼痛。副站长胡景军说:“我们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被精神不正常的被救助者抓伤、打伤的经历。”

  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辛苦。据不完全统计,救助站平均每年救助的人员达2000人次。

  过年过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候,但每年大年三十救助站的领导班子都是在站里和被救助人员一起度过的。“我们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做上几个肉菜,让他们在救助站这个临时的家真正感到和谐社会的温暖。”白远波如是说。

 
作者: 刘滢滢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