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2日讯“绥化作为黑土地上的‘绿色大粮仓’,去年在多种自然灾害频袭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111.9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1%,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评选中,我市有6个县(市)区获此殊荣。”近日,记者在绥化市农委采访时,农委副主任陆长青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介绍,粮食生产总量是衡量“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主要指标。去年,我市肇东、海伦、北林、望奎、庆安、青冈6个县(市)区的粮食总产量进入了全国200强,且名次比较靠前,其中肇东市以23亿公斤的粮食总产量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仅20个)称号。在去年底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肇东市代表我市6个县(市)区接受了表彰奖励。
为建好绥化大粮仓,我市近年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产量质量及稳产高产。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业科技园区220处、高产创建核心园区31个,落实国家、省级三大作物示范点41个。并投资逾124亿元,新建续建农业基础项目149个。仅去年,我市就投资9亿余元,新打抗旱水源井5309眼,完成灌区各类构造物330多座,改造中小型水库14座。同时,购置大型拖拉机722台(套),各类收获机989台,组建投资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5个。并组建专业积肥公司620个,年积农肥总量3750万立方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50万亩,根茬粉碎还田1400万亩。建设大棚17.4万栋,水稻大棚育秧率达92%,玉米育苗移栽面积达38万亩,保证了育苗数量和质量。从而使全市粮食高产创建面积达1600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近70%。
“绿色大粮仓”硕果累累,亮点频现,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习近平、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农业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先后来到我市,视察指导农业粮食生产工作。受此鼓舞,我市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全力推进“两区”建设,使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20亿公斤左右,为国家建成可靠的“绿色大粮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