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谜语很简单,一猜就能猜到,可打电话答题的时候,就是没人接。一查话费,却已经被扣除了。”2月12日,家住北林区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看电视的遭遇,深感自己上了电视台的当。
近来,有不少读者和张先生一样向记者反映,他们发现好多电视台如江西卫视、重庆卫视、甘肃卫视、贵州卫视、天津电视台、西藏卫视等,推出了电话猜谜得大奖的活动,并承诺答对提供丰厚的奖品,出的谜语很简单,一般人都能立刻猜到,在答题过程中,节目主持人会不断提示答案,并不住提醒,现在无人拨打电话,只要拿起电话拨打,就可以接听,而打进电话的人往往一答就错,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很着急,大有一试身手的冲动。而当观众打电话答题时,总是漫长的音乐和提示音,根本无法应答。
2月14日至21日,记者观看了几个电视台的猜谜活动,发现情况真如读者所反映一样。2月14日上午8时45分许,记者在某电视台看到正在播放的猜谜活动,屏幕下方标注着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讯公司用户拨打的号码,费用分别是移动、联通用户2元/分钟,小灵通2.5元/分钟,电信3元/分钟。或许为了让人们相信,屏幕上方给出了观众监督电话。记者分别用移动、联通手机拨打答题电话,试着参与答题,但拨了四五遍也无人接听。记者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手机费用竟然“飞”走了不少。
通过“参与”猜谜,记者发现了一个独特现象:无论哪个电视台的活动,都是在广告时间结束时刻,恰巧有人打进电话,恰好答对问题而获奖,这种活动很明显带有较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记者就此咨询了我市法律界一位人士。他说,出现这种大奖骗局,很显然监管部门的监管严重缺位,个别电视台开办这活动则是见利忘义,观众出于对电视台的信任才可能参与其中,电视台就是拿群众的信任赚取不义之财。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可以用书面形式向国家广电总局和各省的广播电视厅举报,在收到举报信后60天内,如果国家广电总局和各省的广播电视厅不答复,举报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这些行政机关不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