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一新的楼前,几位老人正悠闲地散步、聊天;菜窖里白菜、萝卜新鲜水灵。活动室内,刚入住不久的王淑兰正和几位老人饶有兴趣地下着跳棋,电视里正演着热门喜剧《乡村爱情2》,屋内不时传出老人们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冬日暖阳,北林区中心敬老院内一片生机。
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坐落在东津镇卧龙湖畔区中心敬老院内,洋溢着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精神矍铄的住养老人们,喜笑颜开,欢聚一堂。区委书记王振刚和几个班子领导成员、乡镇党委书记又一次来到敬老院,为每个老人发了“红包”,与老人们一起看节目、包饺子,共迎团圆新年,这是他们连续4年和老人们共度新春。
北林先解决老人住好。北林区中心敬老院占地4万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老年人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好地方。2005年5月敬老院建成后,硬件设施成为全省一流。吃饱穿暖更重要。2006年,肉价飞涨,老人们能不能吃上猪肉,区委书记王振刚一直惦记着,他特意协调,送来3头猪,时隔不久又送来10头“敬老母猪”,现在仔猪繁育成群,年出栏百头。
2006年春节前,书记、区长送来140台大彩电,每个房间一台。2007年至今每年为老人做1件羽绒服。2008年敬老院老人供养标准每人提到2200元。2009年王振刚荣获“全国民族工作模范个人”,获奖励1万元,全部赠给敬老院,每位院民50元。
北林并不宽裕,在敬老花销上“大手大脚”!
“民生为本,养老事大,党中央提出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作为发展中的北林,就要切实让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全委会上王振刚说得很干脆。
为了安排好老人们的饮食,敬老院每周制定菜谱,调样儿改善生活。平均每月杀3头猪,每周吃1次鸡肉,即使猪肉最贵的时候老人也一次没少吃。为了能让老人们吃到新鲜的鸡鱼蛋肉和青菜,院里种了4公顷多地的蔬菜,建了两个养鱼池,盖了猪圈、鸡舍、兔窝、豆腐坊。现在存栏1000只三黄鸡、1000只长白兔和百头肥猪,大豆腐、烤烧饼“丁把儿做”,就是不能让老人“亏嘴儿”。
细微之处见真情。由“养老”到“敬老”,北林,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和谐篇章。
现在,老人们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医疗卫生、娱乐活动等极大改善,四人一间和夫妻单间的老人生活居室175间,有7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以及阅览室、健身器材等活动场所和卫生所。北林区中心敬老院被评为省级先进敬老院、市级文明单位。
2009年7月16日17时30分,一场罕见的风飑袭来,灾害发生当晚,王振刚和区长佟伟打电话询问院长徐波,知道老人们平安,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快过年了,佟伟到敬老院对水、火、电的使用情况仔细查验。他嘱咐徐波:这些事要格外注意,尤其是食品,不但要吃好,更要吃得放心。
敬老院里,最辛苦的当属工作人员了,她们每天都像侍奉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奉养着老人。区领导非常理解和感谢,专门慰问了工作人员,对他们为党分忧、代人尽孝给予高度评价。 “进了敬老院,体胖心也宽,无忧无虑度晚年,无儿无女日子甜。”老人们高兴地说。
北林,正激情演绎着一首敬老爱老的和谐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