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围绕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从制度安排入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抓好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核心的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土地合作社。大力度推进乡镇农技推广和兽医体制改革,上半年要改革到位。从体制机制上推动乡村两级职能转变,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完善农村"三资"代理,努力壮大乡村两级财源。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国有和国有参股、控股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营造百姓兴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氛围。完善政策调控,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尤其是土地、环保等关键要素,促进形成有利于加快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推动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搞好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整合职能相近机构,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将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划归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原则,精心制定"三定"方案,科学整合相关机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离岗创业。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搞好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适时启动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以贡献定报酬,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职能严重弱化,无力组织创收的事业单位,条件成熟的,开展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条件不成熟的,在保持人员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人员分流,减少人力、财力浪费。搞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和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模式,加快推进医药分离。抓紧搞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试点。创新城市医保和新农合工作机制,完善分级就医就诊制度,完善药费核销程序,在医疗便民、利民、惠民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其他配套改革。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部署,及时开展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环保收费改革、动拆迁制度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充分考虑市情实际,适时启动公务用车改革、城管体制改革和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改革。
(六)认真做好财政金融工作,提高发展的保障力。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财政、金融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更紧密的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强化财税建设。更加注重把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与增加财政税收有机结合,把财政增收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检验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尺,有的放矢地加大创税农业、创税工业、创税服务业的建设力度,优化财税结构。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税能力,引导民间资金注入优势产业,激活社会沉淀资本。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结算经济。继续加大税费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努力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加大对民生事业、对深化改革、对维稳创安的支持力度,集中财力履行好公共财政职能。着力完善投融资体系。积极协调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创新金融产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积极争取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市一些县恢复分支机构,鼓励支持增设服务网点,并积极引导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机构。要通过政府资本注入、风险补偿、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市县两级都要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推进市城投公司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信用社扩大服务领域。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积极改善金融环境。强化对信用资金的运行监控,探索建立"黑名单"、"红名单"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建立对金融案件的集中审结制度,提高司法效率,从重从快打击各种恶意逃废债行为,构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格局。
(七)加快市本级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深入实施城市开发和项目牵动战略,着眼于打牢基础、加快发展,工作重心由城市开发与项目建设并重向更加注重项目建设转变,向更加注重管理城市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转变,力争在经济总量、产业发展、精细化管理上有一个大突破,同时继续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力度。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1%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开发区产值、增加值、利税三项指标增幅达到20%以上。全力抓好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大项目建设。围绕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硅基材料和物流产业规模,加快把开发区打造成牵动市本级发展的龙头。在巩固发展现有企业基础上,加大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重点抓好郑州白象方便面、中粮30万吨稻谷加工、美国细胞酶、吉林中豆食品、大连信德石头造纸、浙江海运水泥、南京润恒物流等14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抓紧落实土地,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加快硅基产业发展。抓住省里把绥化列入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规划的机遇,乘势而上,向深度加工拓展,加速建成以工业硅为基础,以有机硅和多晶硅为核心,以有机硅深加工和光伏产业为延伸,上下游配套发展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已经入区的新安、宝利两户企业尽快达产达效,抓好深圳中晶公司年产50万千瓦太阳能硅电池板项目、保定拓日太阳能LED光电产业基地项目的入区建设,壮大硅基产业整体阵容。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硅基产业做成百亿产值以上规模。配套跟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22万伏输变电站建设,确保尽快投入使用。积极抓好铁路专用线建设,争取早日开工。推进开发区向多功能区方向发展,抓好新扩容区块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建设,加快生活区建设,切实提高承载能力。抓好城市扩容工作,鼓励支持农村人口进城创业。继续搞好城市开发,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加强规划管理。坚持房地产开发、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突出做好棚改项目、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康庄路周边发展项目的规划服务,并及时跟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搞好15条城市主次干道巷道和燃气管道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加强对规划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严格规划执法。继续加大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市场运营力度。坚持棚改与开发并重,房地产新建续建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1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抓好海融大厦、东城客运站、大世界家居广场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完善城区道路。重点抓好人和西街、绥望路等主次干路拓宽改造,主巷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及时跟进给排水、路灯等配套设施。加强城区美化绿化。继续抓好中兴路精品街和康庄路、兴绥路绿色生态景观轴建设,提高城市品位。以中直路、新兴路、分区路等为重点,抓好街路绿化;以新建小区为重点,抓好庭院绿化;结合棚改预留相应的绿化空间,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1平方米。加强公园广场建设。抓好人民公园的改造提升,辟建水利排灌、挂面厂、清真寺等三个广场及植物园。加强城市管理。大力整治城市"三乱",切实加强交通、市场秩序管理,探索城市保洁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方式,创造更加良好的城市环境。继续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力度。加速推进棚户区改造。在原有31个区块基础上,再新增连片拆迁区块15个,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配建廉租房2.8万平方米以上。抓好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工程。对投资25亿元大唐热电联产、投资3亿元的中油天然气项目,争取尽早立项上马。加大社区建设力度。新建5个社区综合服务站,2个社区服务中心。同时,抓好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建设。推进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向高职升格,努力扩大招生规模。抓好市本级图书馆、文化剧场论证立项,争取纳入省政府投资项目。积极筹备办好"市三运会"等大型文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