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肇东内转外输助推劳务经济战略升级
http://suihua.dbw.cn   2007-12-27 09:21:16

  东北网绥化12月27日电肇东市内转拓展空间,外输重质量,全力推进劳务经济战略升级。

  空间拓展,结构调整,畜牧产业快速发展转移一批。这个市突出奶牛主导地位,加快普养、发展大场大户专业村屯、重点区域集中饲养,实现了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市优质成母奶牛达到4万头,肉牛、生猪、绵羊、山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2.9万头、103.9万头、36.8万只和1583.9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58.2%,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达到22937人,占内转劳动力的38%。特色产业优势凸现转移一批。今年,棚室蔬菜发展到1.5万栋,发展瓜果、蔬菜、烤烟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10万亩,建设各类经济园区34处。涌现出了肇东镇、向阳乡中心村等一大批瓜菜专业乡村,内转劳动力14759人,占内转劳动力总数的24%。同时,这个市发展精养水面10万亩,转移劳动力3200人。

  壮大第三产业规模转移一批。昌五镇已发展制酒企业70多家,形成了昌五酒业集团,年创产值600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560人。五站镇和黎明镇木材加工群体发展到170多家,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转移劳动力430人。

  大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农村劳动力搭建了转移平台。华润酒精公司被中粮集团收购后,目前已投入试生产,吸纳劳动力860人;成福集团年转化玉米25万吨,吸纳劳动力430人;伊利集团吸纳劳动力1200人。

  域外输出,质效进一步提升。这个市外输技能型农民工达到2.5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2%,外输农民工月工资达1000元以上的8.6万人,占外输劳动力总数的74%。外输劳动力形成规模化、成批次转移数量明显增加。80人以上成批次外输队伍达到50支,规模外输人数6400人。这个市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延伸培训触角,通过发挥市、乡、村科技人员的作用,并与大专院校、供销商、企业联合,深入乡村进行实地农业科技培训,上半年共培训农民5.4万人次。达到了全部输出就业。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由追求数量体力型输出向高智商、高技能、高工资稳定输出转变,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7.6万人,其中内转6万人,外输11.6万人,全市可实现劳动收入4.8亿元。

 
作者: 江山 何建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