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村的发展程度,关系到农民增收步伐、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今年,青冈县围绕样板村建设培养了47个样板村典型,创新了10大类经济发展模式。
范例:前年,中和镇四排六村重新启动了已倒闭的村红砖厂,半年时间,就收回了投入的全部资金。今年,生产红砖1200万块,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200人,外村劳动力50人。围绕砖厂有160多辆机动车专门搞运输。在依靠办烧砖企业的同时,2004年和2005年,四排六村先后投资2200万元办起了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年生产万寿菊颗粒粕4000吨,安排120名劳动力就业。另外,该村还办了木材加工厂。这个村现在已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动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点评:龙头企业牵动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是结合各村的实际,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为此,要重点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等各类龙头企业,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范例:今年,芦河镇拥军村与青冈长林肉类食品公司围绕黏玉米鲜储鲜销项目,采取“反租倒包”土地的方式,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共流转土地8058亩,其中由长林公司承包土地6858亩,长林公司与28户农民签订黏玉米鲜穗收购合同1200亩。涉及流转土地的590个劳动力中,企业反雇经营土地的有150人,65人到长林公司打工,357人到外地务工经商,18人发展生猪养殖。通过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拥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
点评:探索土地集约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土地集约经营有利于形成规模化优势,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范例:2002年,建设乡新合村从望奎景丰公司引进500亩瓜菜制种,第二年瓜菜制种面积发展到3000亩。2004年,他们与海伦种子公司签订4500亩玉米制种面积。去年,又与哈尔滨市三合绿色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引进220亩元葱种植项目后,每亩最低收入1000元。同时,他们组建了元葱致富联合体。今年,这个村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多亩。
点评:发展高产、高值、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重点要加大与科研院所和科研单位的对接力度,依托科研企业做强高产高值高效产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大绿色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潜力,培育和提升一批加工型的产业龙头企业,做深农产品加工业。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发展高产、高值、高效现代化农业的新路子。
范例:近几年,德胜乡荣花村村民不断扩大杞柳栽植面积,村建起了杞柳加工厂,村民从厂里拿订单、拿样品,利用农闲时间在家编织杞柳。现在,全村有40多人在杞柳加工厂打工,380人搞杞柳手工编织。围绕杞柳编织这一产业,实现了村里全民创业,加快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步伐。杞柳工艺品远销到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点评: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很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生产,全民创业的手工业发展模式可以说是全民创业中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龙头企业,采取家庭式、小作坊式办法,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手工业加工实现增收。
范例:去年7月份,芦河镇自强村从浙江省宁波市引进优质种兔,建起了村集体獭兔养殖场。今年初,他们依托这个养殖场,采取“借母还仔”的方式,优先扶持100户已经掌握养殖技术的农户,实现户均养殖种兔20只,全村年獭兔养殖量达到5万只。为了搞好獭兔养殖,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村成立了獭兔养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獭兔养殖协会,专门负责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等项工作,确保了獭兔养殖项目的有效实施。
点评: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搞好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开发打造地方名特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培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发展模式,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范例:兴华镇兴华村2005年9月份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股份制的方式进行经营,平均每年完成农田深松起垄面积2.5万亩,先后共为2000多农户提供便利服务,使农民增产增收20多万元。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改变了农户传统的农业经营耕作方式,为农民科学耕作、增产增效以及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点评:把几户或多户农民的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借助国家优惠政策,统一购买成套的大型农机具,通过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方式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可以把农民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机械化作业,让解放出来的农民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在农业集约化和标准化种植上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
范例:柞岗乡拥政村2005年成立白鹅专业合作社后,引导农户变分散饲养为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并采取“放种还蛋”、“借鹅生蛋”的方式,鼓励农户饲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扩大普养面上,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了养鹅户的组织化程度。全村孵化养殖超千只以上大户4户,小规模分类养殖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60%以上,今年全村养殖白鹅1.2万只,实现纯收入46万元。
点评:把那些从事同一类产业项目的生产经营者,采取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方式,组建起以产业发展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的作用,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优惠政策,可以把产业更快地做大做强。
范例:民政乡公平村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在生猪产业、蔬菜经济、林业开发和沼气池建设等方面趟出一条以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今年,他们在原有1000亩裸地蔬菜的基础上,新建节能温室5栋,标准化大棚40栋,温室小区一处;建成了一个年出栏2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带动建设了能源综合利用标准化自然屯一个,建成沼气池和猪舍一体化建筑36栋;以木材加工为牵动上马了林木根、枝削片加工项目,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实现了木材原料的“吃干榨净”。
点评:以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以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等畜牧产业推动沼气项目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等提供新的能源,再利用沼气废渣、废液作为有机肥料还原到大地里,推动种植业提质增效,种植业产出的农产品再为畜牧业发展供应饲料,进而可以形成各项产业相互推进、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经济。
范例:祯祥镇自新村把本村有经济头脑、有一定闯市场能力和较高文化素质的能人组织起来,组建了鹅毛、玉米和马铃薯等贩运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不仅自身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活跃了市场,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年可间接为本村农户增收近80万元。现在,全村有150多人从事收购贩运活动,仅贩鹅毛和狗两项年直接创收60余万元。
点评:农村经纪人有利于密切产销联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传递市场信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产销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经纪人的有效服务,可以推动村级某一产业的全面发展。看来,着力探索以打造经纪人队伍促进产业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发展模式相当必要。
范例:几年来,芦河镇民权村利用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创办的大庆振富集团和大庆海龙公司,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每年到这两个基地打工的农民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为了减少外出务工农民的盲目性、风险性,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不受侵害,他们及时成立了村劳务输出协会,具体负责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组织和其他各方面的服务工作,提高了本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点评;发展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可有效降低农民自发外出的盲目性、风险性,建立起适宜的固定劳务输出基地,可有目的的进行劳务输出,实现劳务实实在在地创收。
|